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三大難題困擾我國船舶製造業

三大難題困擾我國船舶製造業

2009-01-01 10:17: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投資諮詢網訊 隨著金融海嘯向實體經濟轉移,船舶製造業已經感受到「寒冬」的到來。受外界經濟環境的影響,航運市場的低迷和金融環境的惡化導致船舶製造行業面臨接船難、交船難和資金周轉難三大難題。

  三大難題困擾船舶製造業

  據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由於金融危機對我國船舶工業的衝擊是從去年9月開始陸續顯現的,因此2008年船舶工業的整體經營業績並不差。2008年滬東中華全年完成交船21艘127.8萬噸、完成工業總產值124.39億元,同比增長34.1%,完成營業收入116.7億元,同比增長9.7%。

  然而,2008年底至今,滬東中華幾乎沒有接到新船訂單,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勇介紹,2009年上半年接到新訂單的數量將十分有限,預計2009年下半年才陸續會有成交出現。

  接船難的問題不只出現在滬東中華,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初步分析,預計2009年我國新接訂單僅為2000萬-3000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8.4%-65.6%。

  同時,儘管滬東中華的手持訂單已經排到了2012年,並且2009年的生產任務仍然居高不下,預計將實現24艘178萬噸的造船量,完成工業總產值125億元,營業收入114億元,但是交船難的問題已不容忽視。

  據滬東中華介紹,在航運市場較為旺盛的時期,即使船舶存在瑕疵也能夠順利交船,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船東往往會提出種種苛刻要求,延緩交船或撤單。

  相比於接船難和交船難,公司最擔心的是資金問題。王勇說,船企最大的困難還在於資金流轉問題。目前,公司接到的訂單都是3年以後的船,要靠船東的預付款維持資金周轉,如果公司持續接不到新船訂單,資金鍊斷裂,將對企業造成致命打擊。資金流轉出現問題,公司必然要向銀行借貸,這樣一來又增加了貸款成本。因此,在企業風險防範計劃中,預防財務風險是第一位的。

  市場低迷、金融惡化雙重打擊

  造船業依賴航運業,航運業依賴進出口貿易和整體經濟形勢的好轉。

  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直接影響到航運經濟的景氣度,2008年,亞歐航線、地中海航線、北美航線等缺乏貨量支撐,紛紛出現運力過剩的現象。不少船公司紛紛縮減航線,更換船型,降低運價以維持運營,航運市場景氣度降低直接影響到船舶需求量。

  2008年,反映國際干散貨運輸景氣程度的BDI指數由5月份的11793點的高位一路跌到12月份的年內最低位663點,在歷史中頗為罕見。同時,油輪和貨櫃運輸市場也十分慘澹。其中,貨櫃運輸受到的衝擊最大,歐洲和美國航線貨量和運價直線下滑。儘管近日在鐵礦石運輸和運力縮減的帶動下,BDI指數呈現強勢反彈,但是航運市場整體低迷的態勢沒有改變。

  影響船舶製造業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金融環境的惡化。筆者從滬東中華了解到,船東買船的資金中有60%是向銀行借貸的,而銀行的倒閉或惜貸直接導致船東不能下單。

  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供大於求的船舶市場使得韓國、日本和中國三大造船國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要搶到訂單,就要推出性價比高的產品,而中國船舶製造企業的最大優勢還在於價格優勢。

  滬東中華介紹,預計2009年船價會下調30%-40%,然而,與此同時,鋼材等原材料成本仍在上升,人工成本長期來看也呈現上升趨勢,此外,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還在繼續,因此,船舶製造企業的經營壓力很大。

  振興必先經過行業調整

  從2004年開始,船舶製造業十分興旺,造船訂單排到2009年至2010年,興旺的船舶市場吸引了大量的資金湧向船舶製造行業,其中不乏資質較差、規模較小的船舶製造企業。據統計,2008年底,我國造船業產能超過6000萬噸,已經超過了實際需求量,屬於產能過剩。

  同時,我國造船工業也存在很多問題。中國造船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王錦連表示,我國造船行業科技創新能力較弱。船舶設計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沒有完全掌握,剛剛起步研究,有些處於空白落後狀態。船舶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的品牌船型和技術儲備,船舶建造綜合技術水平與世界一流船廠差距明顯。並且,我國船企的生產效率與世界先進水平船廠仍有較大差距。人均造船產量為日韓的1/4至1/3,每修船總噸共消耗工時為日韓的3倍左右。

  此輪金融危機給造船行業帶來的經營困難,必將帶來造船業落後產能的淘汰、生產能力的集中和管理、研發、營銷能力的提高等。

  王勇表示,危機中蘊含潛在的機遇,當前正是企業苦練內功,提高生產和經營能力的好時機。滬東中華將繼續加強生產能力,降低管理成本,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多點開花」,拓寬國內外的營銷渠道。

  對於兼併重組問題,王勇表示,經歷過多次金融危機的造船行業如今應對風險的能力已經得到顯著提高,面對行業重組問題將更加謹慎並有全局觀。企業的擴張和投資要與企業的長遠發展規劃相一致。

更多船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船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