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沿海海運企業的尷尬境地:運了作死 不運等死

沿海海運企業的尷尬境地:運了作死 不運等死

2014-01-01 09:41:0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運價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已經成為市場的常態。主流航線秦皇島至上海、廣州的煤炭運價分別已經跌到20.9元/噸、30.3元/噸,均創下了歷史新低。」

沿海海運

  「不運等死,運了找死。」在一家規模不小的沿海散貨運輸企業工作的王先生,用這句話總結了目前沿海航運企業所面臨的尷尬。

  今年以來,王先生所在的航運公司,與其他沿海乾散貨運輸公司一樣,經歷了沿海煤炭運價的持續下滑。目前市場又進入了第三次探底,運價創下歷史新低。

  沿海運價歷史新低

  受經濟放緩、季節性以及運力供需等影響,上半年沿海運輸市場一直在震盪向下。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的統計數據,6月30日,沿海煤炭運價指數報收533點,較去年底的1100點狂降了52%。

  「運價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已經成為市場的常態。主流航線秦皇島至上海、廣州的煤炭運價分別已經跌到20.9元/噸、30.3元/噸,均創下了歷史新低。」王先生說,由於部分航線的運價已涵蓋不了運營的變動成本,不少船舶不得不拋錨停航。

  據宇博智業研究中心了解,沿海乾散貨運輸的主要貨物是煤炭,儘管經濟減速,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下滑,我國的煤炭需求增速有所放緩,但由於內貿煤大幅降價,擠壓了進口擴張速度,再加上去年運煤基數較小,前5個月沿海港口煤炭下水量較去年同期還多運了1838萬噸,增速為7.3%。

  運量沒有下降,運價卻上不去,還是與運力太多有關。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海運行業市場調查報告》了解,截至2013年底,沿海運力(萬噸以上干散貨船舶)共計1727艘,5518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1.7%,而當年的沿海煤炭下水量增幅僅為7.8%,運力增長明顯大於煤炭運量增長。

  「更糟糕的是,受去年第四季度虛火行情影響,年前多增了400萬載重噸運力,相當於去年新增量的七成,而這些『超生』船舶只能由市場埋單,再加上上半年北方一些港口能力擴張,減少了船舶排隊待泊時間,周轉加快,變相增加了運力,更加劇了運力過剩。」航運專家陳弋指出,隨著運價的超低運行,一些船公司難以為繼。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下半年一些老舊船有可能迎來拆解潮,再加上隨著全國天氣轉熱,居民生活用電逐漸上升,內貿煤炭將迎來需求旺季,沿海運輸市場隨時有可能反彈。

  干散貨運輸巨頭中海發展(600026.SH)總會計師王康田透露,在國家頒布的鼓勵企業拆船政策的刺激下,中海發展從去年到現在已經拆船120萬噸,占公司運力的7%~8%,到年底計劃拆掉140萬噸,預計可以獲得政府補貼4億元。

  而對於目前沿海煤炭市場每噸20元~30元的運價,中海發展也只能保證現金流,但預計進入夏季耗電會增多,相應的煤炭需求和運輸也會有所好轉,進而推動沿海煤炭運價的上漲。

  BDI狂跌60%

  不僅僅是沿海乾散貨運輸,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同樣不樂觀。隨著去年第四季度眾多利好因素的消失,自年初起國際干散貨市場重返低迷。截至6月30日,國際干散貨綜合運價指數(BDI)報收在850點,較年初的2113點狂跌了60%。

  不過,王康田指出,這對以VLOC(超大型礦砂船)長協運價為主的中海發展影響較弱。目前,中海發展正在執行的很多COA(長協合同)是在2008年時簽署的,當時BDI有3000點,一直簽了15~20年。

  但對於很多以現貨運輸為主的航運企業來說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一般來說,BDI指數跌到2000點以下,很多航運企業就已無法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2014年,依靠「變賣資產」摘帽的中國遠洋(601919.SH)業績被打回原形。公司前三個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再度虧損18.8億元。中國遠洋的董事長馬澤華在今年的業績說明會上也坦承,今年航運市場不會出現根本性好轉,而相比去年可以通過資產操作實現盈利,中國遠洋今年在資產可運作的機會和空間都很小。

  國際著名海運諮詢機構克拉克松,也在最新出版的月報分析中下調了今年市場的預期,將國際干散貨運力需求從年初的增長5%下調至4.4%,而運力供給從年初的4%上調至5%,最終結論為運力供給增速要大於運力需求增速,而去年的分析結論正好相反。

更多海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海運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