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海運行業分析報告 >> 2016年我國海運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2016年我國海運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2016-09-19 17:54:48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16年4月20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所屬中遠集運、達飛輪船、長榮海運和東方海外就成立「海洋聯盟」一事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聯盟所涉及的合作範圍包括:亞洲往返西北歐,亞洲往返地中海,遠東往返紅海以及遠東往返波斯灣區域,亞洲往返美國西岸/東岸,以及大西洋航線。據此,海洋聯盟需要向相關監管機構備案,或獲得相關監管機構的批准。現對2016年海運行業政策分析。

  全球海運聯盟由四強爭霸演變為三足鼎立

  1956年4月26日,美國商人在紐約港至休斯敦港之間,開辦了全球第一條貨櫃航線。貨櫃改變了世界。隨著時間的推移,貨櫃班輪運輸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大船越來越多,運力嚴重過剩,運價屢創新低,大量航運企業多年處於虧損或破產的邊緣。合併與聯盟成為常見的競爭手段,航運市場既是班輪公司之間的競爭,也是航運聯盟之間的競爭。

  目前,國際航運界有四大聯盟:2M聯盟(馬士基、地中海航運);O3聯盟(中海集運、阿拉伯聯合航運、達飛);G6聯盟(赫伯羅特、日本郵船、東方海外、美國總統輪船、現代商船、商船三井)和CKYHE聯盟(中遠集運、川崎汽船、陽明海運、韓進海運和長榮海運)。

  2016年4月29日,達飛集團宣布,公司收購東方海皇集團已獲得歐盟委員會的批准,東方海皇集團下屬的美國總統輪船將退出G6聯盟。

  海洋聯盟成立後,除了2M聯盟保持穩定外,O3聯盟、CKYHE聯盟和G6聯盟都將面臨分崩離析、重新組合的局面。

  果不其然,2016年5月5日,陽明海運董事長首度證實將籌組新的海運聯盟,並已與赫伯羅特、日本郵船、韓進海運、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簽署合作備忘錄。

  截止到2016年5月7日,在全球份額方面,2M聯盟占據27.9%,海洋聯盟占據26.4%,新成立的聯盟占據21%。三大聯盟合計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75.3%,航運聯盟由四強爭霸演變為三足鼎立的格局。

  各國反壟斷要求不同海運聯盟監管出現多樣結果

  海運聯盟的影響涉及到供應鏈的各個方面。對於貨主而言,一方面,航運聯盟使船公司提供價低質優的服務成為可能;另一方面,市場集中度提升之後,貨主的議價能力將進一步下降,班輪公司可能利用其增強的市場控制力損害貨主的利益。對於港口而言,航運聯盟和船舶大型化將改變幹線港和支線港的布局,使得港口集中化趨勢加強。為了吸引船舶靠泊,港口可能被迫增加投資和接受更低的服務價格,從而給港口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對於中小型航運企業而言,一方面,航運聯盟將增加中小航運企業的經營風險,中小型航運企業將被擠出幹線市場;另一方面,支線運輸的需求增多,也為中小型航運企業提供了新的空間。

  正因為如此,對航運業進行監管成為不少貿易大國和航運大國的政策選擇。但是由於各方在反壟斷法律和行業法規等方面的要求不同,行業結構和產業格局的不同,對船東利益、貨主利益等訴求不同,對航運聯盟的監管也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提升我國海運監管能力的建議

  2016-2021年中國國際海運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數據顯示,自2013年起,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 「中國因素」是國際航運需求增長的最大動力。然而,我國海運企業承運我國進出口貨運量的總體份額偏低,目前占到進出口貨物總量的1/4,中國海運服務業服務貿易長期處於逆差狀態。提升我國航運監管能力,需要從幾方面著手。

  一是完善法律制度。《航運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海商法》與《港口法》被稱為航運領域的四大龍頭法,目前僅有《航運法》尚未出台。我國應抓緊制定《航運法》,完善航運競爭法律制度的頂層設計;利用《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的契機完善航運市場反不正當競爭的立法銜接工作;利用《國際海運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修訂,落實或適應審批制度改革、自貿區建設、《反壟斷法》等要求。

  二是加強執法力量。我國目前受理運價備案的機構是上海航運交易所,處罰權由交通運輸部行使。在航運監管方面,美國僅聯邦海事委員會就有近130名全職員工。中國可以考慮借鑑美國模式,指定一個獨立的政府機構來進行管理,既整合了行政資源,又確保了司法的權威性。

  三是轉換監管方式。在當今政府職能轉型的大背景下,航運監管應採取事中事後監管方式。船公司之間達成的各種合作協議,可先由船公司進行自我審查。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如果發現航運聯盟有任何妨害或扭曲市場競爭的行為,則依法實施監管與處罰措施。

  四是開展國際交流。海運是一個國際性的行業。在完善航運競爭法律制度時,中國應加強與他國監管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與反饋機制,吸收國外航運競爭法的立法和執法經驗。定期召開國際海運監管峰會的做法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更多海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海運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