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汽車後市場O2O洗牌 瘋狂燒錢補貼引大規模刷單

汽車後市場O2O洗牌 瘋狂燒錢補貼引大規模刷單

2015-01-01 10:56:47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汽車後市場是指汽車銷售以後,圍繞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服務,它涵蓋了消費者買車後所需要的一切服務。曾幾何時汽車後市場,突飛猛進,如今汽車後市場O2O洗牌,引發了哪些事情呢?請詳見下文。

汽車後市場O2O洗牌 瘋狂燒錢補貼引大規模刷單

  2015年10月24日,上門洗車O2O創業公司「功夫洗車」宣布關閉上門洗車業務。這也是續e洗車、趕集易洗車、雲洗車等O2O之後,又一家在洗車領域受挫的O2O公司。

  在汽車後市場(指汽車銷售以後,圍繞汽車提供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服務市場)O2O項目相繼遇挫的同時,一批掘金者仍未停下腳步。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有40多家汽車後市場O2O項目湧現。2014年,入場的創業公司超過100家,是2011年近十倍。

  「這些創業者,一方面解決了傳統汽車後市場價格不透明、品質沒保證、標準不統一的痼疾。另一方面卻存在同質化嚴重、業務類型單一、商業模式不成型等新問題。」 中金匯財董事合伙人馬西軍稱。而如何「破題」,成了擺在汽車後市場創業者眼前的最關鍵問題。

  量汽車後市場O2O走向寒冬

  汽車後市場像一座金礦,引來一撥又一撥掘金者。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統計,2014年中國汽車後市場規模達6000億元,同比增長30%,並預計2018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

  巨大的「蛋糕」令分食者垂涎三尺。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有40多家汽車後市場O2O項目湧現。2014年,入場的創業公司超過100家,是2011年的近十倍。他們涉及洗車、維修保養,汽車租賃、汽車金融保險等後市場各細分領域。

  這些直擊行業痛點並試圖顛覆舊有商業模式的創客得到了資本的大力追捧。2014年11月,京東推出汽車保養O2O車管家,並先後投資易車網、博湃養車;2015年4月,阿里宣布整合旗下汽車業務成立阿里汽車事業部,正式切入O2O汽車後市場。

  在資金的簇擁下,部分O2O項目勢如破竹,e洗車便是其中一例。這家號稱國內最大洗車O2O的平台,成立於2014年11月,藉助上門洗車服務及到店洗車的價格優勢,上線三個月便積累了150萬用戶。

  好消息接踵而至,2015年3月,e洗車宣布完成A輪2000萬美元融資。今年8月,市場有消息稱其將與博湃養車合併。但在10月14日,e洗車暫停運營上門業務,其官方理由是「因業務調整」。

  事實上,多數上門洗車O2O項目正悄然遭遇寒冬。10月1日,趕集易洗車併入58旗下的呱呱洗車;7月16日,上門洗車服務平台車8網停止服務,距其創立僅僅四個月。在此之前,智富惠、雲洗車、嘀嗒洗車等O2O項目相繼低調關張。

  除了上門洗車業務,汽車後市場其他項目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卡塔養車近日關閉了上門保養業務,創始人撰文稱,直到把錢燒完,他們都未能驗證出一個趨勢。

  更早之前,電子商務平台「2號車庫」,提供汽車配件、保養服務的「人人愛車網」,車聯網服務系統「拍普」,以及提供附近加油站、停車場信息查找的「暢行」都相繼關停。

  瘋狂燒錢補貼引大規模刷單

  掘金者不斷湧入汽車後市場的後果是,創業項目的同質化嚴重。

  據IT桔子不完全統計,僅洗車領域,就有嗒嗒洗車、呱呱洗車、嘟嘟喜車、典典養車、趕集易洗車、洗愛車等40多家創業公司,其中近80%成立於2014年以後。

  受資金資源限制,多數創業者在汽車後市場創業時,往往選擇一個切口切入,業務模式單一,消費者很難對某個平台產生使用黏性。優車誠品聯合創始人崔金峰告訴新京報記者,以保養為例,一年保養的次數在2-3次,這麼低的黏性,如果沒有其他服務,很難將用戶留下來。

  激烈競爭下,創業者不得不燒錢獲取流量。「我們仿佛每天都能聽到自己辛苦積蓄的鈔票投進火堆里吱吱作響的聲音。」卡塔養車創始人稱。

  燒錢補貼用戶在洗車、維保領域最為普遍。最早在洗車領域掀起價格戰的是成立於2014年6月的養車點點,宣布投入1億發起「1元洗車」。隨後,車點點、易洗車、車螞蟻等相繼跟進,在2015年3、4月份達到頂峰。

  補貼花樣也在不斷翻新,「0元洗車」「全年免費洗車神器」「免費洗車就送豪禮」等輪番上演。「那時候幾乎滿大街都是一元洗車,一出小區門口就能看到很多洗車的蹦蹦車。」 阿爾法公社創始人許四清告訴新京報記者。

  高額補貼激勵下,刷單行為頻頻出現。為了套取平台的補貼,線下商家聯合消費者進行盜刷,甚至出現了專業的刷單團隊。

  新京報記者在百度搜索「洗車刷單」字樣,搜索結果出現很多招聘刷單手的廣告,號稱「專用代刷愛洗車、途虎養車」,日刷50單,月入千元。在淘寶輸入「1分錢洗車」,也可以搜到若干條商品信息,支付1元-10元不等的價格,即可獲得全國範圍內1分錢洗車的資格。

  洗愛車聯合創始人馮春告訴記者,在這樣的補貼下,不少商家都有盜刷的行為,出現了嚴重的資金損失與虛假的用戶數據。

  低價洗車引用戶做保養是「一廂情願」

  瘋狂燒錢,是否真的能燒出一個未來?在資本寒冬到來時,以錢續命的商業模式越來越受到投資人和創業者的質疑。

  首當其衝的是上門模式。卡塔養車創始人表示,低價、免費甚至虧損的「輸血」訂單難以持續支撐上門業務巨額的人工和運營成本,一旦沒有資本接盤,還有多少錢能燒,還能燒多久,才能支撐到真正造血的到來而不至於倒閉?

  對洗車而言,創業者之所以砸錢買流量,是希望用低價洗車獲取市場,寄希望於用戶向保養、美容、二手車等其他服務遷移。但實際上,這種思路也過於理想化。

  優樂養車創始人馮曉海認為,洗車是一個基礎性的服務,從洗車過渡到保養、美容等門檻較高的業務,是一個「爬坡」的過程。

  戈壁創投合伙人蔣濤也表示,只能清潔外觀,無法清洗內部,最多是挪一挪車,很難講專業性。由洗車轉向美容保養等高端的服務,幾乎是一廂情願。

  養車點點COO王冠傑在接受採訪時也坦言,「從洗車轉化成保養,其實沒有一個很好的閉環。通過養車點點近半年時間的洗車轉保養實踐,我們得出這是『偽命題』。」

  和洗車相比,二手車交易在切入汽車後市場服務上更有優勢。以「瓜子網」為例,通過瓜子購買二手車的用戶有相當一部分選擇後續服務,其中12%的用戶購買了金融服務、10%的用戶購買了保險服務,還有20%以上的用戶享受了其他的服務。趕集網的相關人士預計,到2015年年底,相關比例分別會上升到20%、30%和50%。

  然而中國的二手車交易遠不像美國那樣活躍和成熟。易觀智庫經過調研發現,國內的消費者對於購買二手車的認知程度仍然比較低,絕大部分選擇購買或者考慮購買二手車的消費者主要是基於資金上的限制,而不是對二手車消費真正的認可。

  更嚴重的是不可預知的政策風險。2014年,正在成長階段的二手車交易,卻突然遭到「限遷保護」,超過300個城市以環保為由,限制非本地老舊車輛遷入,占全國城市總數的93%,對二手車要求的排放標準甚至比新車還高,使得各地二手車流通成為阻礙。

  正如上門模式剛剛興起時的燒錢大戰,如今的二手車交易電商也試圖通過燒錢的方式,培養消費者的購買習慣。馬西軍預測,二手車市場目前還在用戶教育階段,市場的爆發期將在五年後。「按照歐美國家的趨勢,二手車交易量未來會是新車的2-3倍。」但是在目前,二手車交易不到新車交易量的二分之一。

  「第一波洗牌已經開啟」

  在燒錢大戰暫告一段落後,資本逐漸向潛在的行業獨角獸靠攏。而更多的創業公司卻開始出現資金斷裂,面臨倒閉或轉型。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錢文穎認為,汽車後市場第一波洗牌已經開啟,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平台出現被併購、轉型或退出市場的情況。

  在產業鏈層面,汽車後市場上下游整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優車誠品聯合創始人崔金鋒表示,未來汽車後市場創業突圍的關鍵在於一體化。「因為獲客成本太高,單一的業務模式很難盈利,未來的汽車後市場平台將會擴展產業鏈,為消費者提供一整套解決方案。」

  市場上不乏先行者。2015年4月,阿里成立汽車事業部,短時間內整合了近1萬家4s店、近2萬家汽車售後服務網點等各類O2O合作資源,將觸角延伸到了汽車全產業鏈。此外,傳統上市公司金固股份轉型的押寶項目「汽車超人」上線,積極布局產業鏈各個環節。更多汽車後市場行業最新相關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汽車後市場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中金匯財董事合伙人馬西軍認為,汽車後市場目前仍然是粗放式發展,未來將朝著更精細化的方向發展。第一波網際網路創業浪潮砍掉了中間環節,改變了汽車後市場信息不對稱的狀況;創客未來將依託於數據的共享和互聯,開啟第二波汽車後市場的網際網路革命。

  車車科技創始人張磊認為,撬動汽車後市場服務的關鍵在於數據,不管是二手車買賣、維修或者保養,都離不開數據的支撐。「比如保養,數據會告訴你零配件的保養周期、型號;二手車交易中,這輛車的過往狀況,行駛里程,以及有沒有遭遇過大的事故。」

  獲取數據的方式有多種,車車科技的切入點是保險。張磊認為,和其他服務相比,保險直接關係到理賠和維修,消費者重視並且信賴,參與車後服務的深度要高於其他服務。

  「汽車後市場有痛點,行業有需求,但不代表企業不會死。大浪淘沙,真正的金子才會留下,但無論結果如何,汽車後市場行業都在不斷走向透明和公平,受益的始終是消費者。」戈壁創投合伙人蔣濤說。

更多汽車後市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後市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