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環保部、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等八部委聯合發布《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實施管理辦法》(簡稱《辦法》)。《辦法》自2016年1月1日起實施,明確汽車生產者應採用網上信息公開的方式,公開所銷售汽車車型的維修技術信息。對於汽車後市場而言,公開汽車維修技術信息,4S店技術壟斷將會有望瓦解。
《辦法》的頒布實施究竟意味著什麼?簡單來說,未來的汽車後市場領域,社會修理廠將有更平等的姿態與4S店競爭,而目前依然存在的高零整比問題,也有可能因此緩解。
公開汽車維修技術信息
有望瓦解4S店技術壟斷
我們在《辦法》中看到這樣的條文:「汽車生產者應以可用的信息形式、便利的信息途徑、合理的信息價格,向所有維修經營者及消費者無差別、無歧視、無延遲地公開所銷售汽車車型的維修技術信息;不得通過設置技術壁壘排除、限制競爭,封鎖或者壟斷汽車維修市場。汽車生產者同時應向社會有關信息用戶公開車型維修技術信息。」
按照《辦法》中的要求,應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包括:車輛識別代號的編碼原則;汽車維修手冊,含電路接線圖、電子控制系統故障代表碼、排放控制系統信息、車身尺寸圖、車輪定位參數的標準範圍及調整方法等;零部件目錄,含汽車生產者提供的用於售後服務的原廠零部件名稱、商標和編號,零部件變更、升級、換代信息等;適用具體車型電子控制系統的軟、硬體版本識別號;對車輛電子控制系統需要重新編程的信息;專用診斷、檢測、維修工具和設備及其相關軟體信息;車輛認證信息;技術服務通告;汽車召回信息和缺陷消除措施等。
這意味著,主機廠被強制要求採用網上信息公開方式,公開所售車型的維修技術信息。而這一點,極有可能打破一直以來4S店擁有的壟斷性技術優勢。更多行業信息請查閱2015-2020年中國汽車後市場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
更多汽車後市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後市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