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經濟開始走向新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穩中有升,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0.6%,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0.8%,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下降13.9%,以下是商品房銷售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
自2004年經營性用地全面實行「招拍掛」制度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快速發展的黃金十五年。商品房銷售行業分析指出,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增長點,房地產不僅對GDP增長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更改善了人民生活,促進了城市化進程,推動了上下游產業的共同發展。
商品房銷售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商品房只是特指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由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開發的,建成後用於市場出售出租的房屋,包括住宅、商業用房以及其他建築物,而自建、參建、委託建造,又是自用的住宅或其他建築物不屬於商品房範圍。它是開發商開發建設的供銷售的房屋,能辦產權證和國土證,可以自定價格出售的產權房。
1、內銷商品房,指房地產開發企業通過實行土地使用權出讓形式,經過政府計劃主管部門審批,建成後用於在境內範圍(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出售的住宅、商業用房以及其他建築物。
2、複式商品房,是內銷商品房的一種,是一種經濟型房屋,在層高較高的一層樓中增建一個夾層,從而形成上下兩層的樓房。
3、外銷商品房,指房地產開發企業按政府外資工作主管部門的規定,通過實行土地批租形式,報政府計劃主管部門列入正式項目計劃,建成後用於向境內、外出租的住宅,商業用房及其他建築物。
2011-2018年,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總體呈上升趨勢。商品房銷售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2018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達到17.17億平方米,創歷史新高;但增速進一步收窄,僅增長了1.3%,較2017年收窄6.4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增速繼續保持在高位,這也是國家對地產調控尤其是最近幾個月對地產高壓規範融資的底氣所在。
截止2019年1至4月,我國653個城市累計商品房銷售面積為2.98億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累計商品房銷售額為2.7萬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1-4月住宅累計銷售面積為2.6億平米,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累計銷售金額為2.32萬億元,同比增長8%。
目前,我國一二線城市業績增速好於三四線,而集合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核心都市圈的東部區域則優於其他區域。2018年全年一、二、三線城市增速分別為-5.1%,0%、5%;其中比對2017年全年增速,一線城市回升24.1pct,二線持平,三線城市則小幅下降5.5pct。
展望未來,在供給端加速推盤促進回款,需求端棚改貨幣化補償比例下降、貸款利率上行、調控政策收緊等多因素疊加下,我國房地產市場銷售額和銷售面積穩中有升,但是增速全面放緩;一線城市需求疲軟,新一線城市成為帶動銷售增長的主力;二手房交易市場整體下滑,釋放出危險信號,以上便是商品房銷售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商品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商品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