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食品加工工業發展歷史比較悠久,加工的範圍和深度不斷擴展,利用的科學技術也越來越先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食品製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6萬億元,同比增長8.0%,以下是食品加工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加工行業市場規模多年來保持7%以上穩健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食品製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6萬億元,同比增長8.0%,2012至2018年複合增速達10.6%。企業數量方面,截至2018年末全國共有規模以上食品製造企業8844家。
食品加工行業分析指出,食品加工是指直接以農、林、牧、漁業產品為原料進行的穀物磨製、飼料加工、植物油和製糖加工、屠宰及肉類加工、水產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堅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動,是廣義農產品加工業的一種類型。
食品加工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按種類可以分為製品加工、調味品加工、水果製品加工、酒類加工、澱粉及其製品加工、肉製品及副產品加工、糖果製品加工、飲料加工、休閒小食品、水產品加工、禽蛋製品加工、麵製品加工、乳製品加工、豆製品加工、米製品加工、薯製品加工、蔬菜製品加工、綜合加工技術。
肉製品及副產品加工指主要以各種畜、禽肉為原料加工成熟肉製品,以及畜、禽副產品的加工活動。我國國有及規模以上肉類屠宰及肉類加工企業銷售總收入達到4242.5億元,其中畜禽屠宰加工銷售收入為2425.4億元,肉製品及副產品加工銷售收入為1818.9億元(肉類罐頭製造銷售收入為55.7億元),與之前相比均有大幅提高。
乳製品加工業是指為從事相關液體乳及乳製品生產加工的行業。食品加工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我國乳品加工技術裝備水平已有明顯提高。特別是大型乳品加工企業,技術裝備水平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我國乳品加工的關鍵設備如濃縮設備、均質機、無菌生產線、檢測設備、乳粉生產設備等還與國外存在很大差距。
飼料加工指適用於農場、農戶飼養牲畜、家禽的飼料生產加工活動,包括寵物食品的生產。我國飼料行業一直遭受著社會不公平的評價和誤解,無論是行業價值、社會貢獻還是科技含量。預混飼料的研發涉及到動物營養, 是實實在在的高科技行業;飼料行業的發展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幾乎大部分不可或缺的動物蛋白來源,社會貢獻和行業價值相當凸出。
綜上所述,我國近幾年在政策上逐漸重視食品工業的發展,特別是在「十五」中加大了對食品工業科技研發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力度,使得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表現出平穩、快速的發展態勢。食品工業也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作為裝備食品工業的食品機械工業發展尤為迅猛,以上便是食品加工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食品加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食品加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