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租賃合同總餘額64550億元,其中金融租賃機構合同總餘額25010億元,占比38.7%。近年來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取得巨大的發展成就,已經成為金融體系中的核心領域之一。以下對租賃產業布局分析。
由於金融租賃機構成立門檻較高,因此牌照更為稀缺。目前全國獲得金融租賃牌照的企業數量為71家,行業占比僅為0.58%,但金融租賃機構平均業務規模遠高於非金融機構。同時由於金融租賃機構融資渠道較為多元、監管要求更為嚴格,信用資質整體較好,所以金融租賃已經成為中國融資租賃市場的中堅力量。
2006-2020年H1中國金融租賃機構規模及占比情況
租賃業務分為融資租賃與經營性租賃,融資租賃業務又分為直接租賃與售後回租。融資租賃業務與經營性租賃業務區別除了在設備權屬、設備風險等方面,在經營准入方面也有區別。現從三大狀況來分析租賃產業布局。
對於金融租賃公司而言,租賃產品的組合性強、模式靈活,能夠解決企業因技術升級缺乏資金的困境。「新基建」項目的融資租賃模式也可以延續以往傳統基建項目的服務模式,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盤活經營性基礎設施項目,保障經營性基礎設施項目的現金流。
傳統基建業務模式面對「新基建」中的新領域尤其是以科技為載體的新基建主體時,傳統模式承接和服務的優勢明顯收縮。未來融資租賃服務要大有所為,必須邁向智能化創新融資租賃的「租賃+科技」服務模式。
「新基建」正在引領新一輪的投資潮,金融租賃公司除了利用科技賦能自身業務,即在獲客營銷、風險管理、資金資產和內部人員管理等多方面植入科技信息能力、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服務效能之外,能否抓住5G網絡、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技術的產業風口,關鍵在於能否在新興的細分市場尋找拓展業務機會,能否為「新基建」項目提供長期有效且穩定的資金來源,通過創新投融資安排,為租賃發揮對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支持作用注入更多的活力。
目前租賃公司進入的產業有醫管、教育、基礎設施投資,未來不動產運營,物管等領域也存在機會。關鍵是誰能夠有能力有魄力有膽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租賃公司。
更多租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租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