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為緩解城市新市民、青年人以及基本公共服務從業人員的住房壓力,北京市在2025年住房保障工作中提出系統化解決方案。通過定向擴增專項租賃房源、創新存量資源盤活模式、強化公租房精準覆蓋等舉措,北京正加速構建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確保「十四五」時期40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目標的高質量完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租賃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指出,北京市將重點推進新畢業大學生公寓和城市基本公共服務人員宿舍的專項供給。中心城區及平原新城每區須提供不少於300套(間)公寓型或宿舍型租賃房源,優先滿足應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後的過渡性居住需求,並啟動「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試點項目,定向對接快遞、環衛等行業的住宿需求,靈活配置「一間房、一張床」的多元化住房方案。
北京堅持「盤活存量為主、適度新增為輔」的策略,通過新建保障性租賃住房、改建商業辦公及廠房空間、統籌城中村改造安置房等路徑綜合施策。2025年計劃全年建設籌集5萬套(間)保障性租賃房源,並確保全年竣工8萬套(間),以系統化供給應對不同群體的差異化居住需求。
針對公租房輪候家庭,北京市提出2025年末全市備案家庭保障率目標為85%,並承諾對2024年底前備案的低保、低收入、重殘及大病家庭實施動態保障全覆蓋。通過優化審核流程和房源調配機制,進一步縮短困難群體獲得住房支持的等待周期。
北京市住建部門同步推進保障房「好房子」試點工程,在裝配式裝修技術、廚房防異味系統、地暖構造改良等方面探索創新。通過提升建築細節設計和環保材料應用,確保保障性住房在功能性與舒適度上達到更高標準,實現居住品質與資源利用的可持續平衡。
北京市此次住房保障政策的全面升級,不僅體現了對重點群體安居需求的精準響應,更通過存量盤活、品質優化等系統化措施推動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隨著專項租賃房源的加速落地和公租房保障網絡的完善,城市青年人才及公共服務從業人員將獲得更多穩定且可負擔的居住選擇,為首都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民生支撐。
更多租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租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