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國內成品油市場再次成為關注焦點。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波動,成品油價格調整窗口即將開啟,市場普遍預期此次調整將創下年內最大跌幅。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國際原油市場的複雜局勢,也為未來成品油投資提供了重要參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成品油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最新數據,本輪成品油調價周期內,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導致測算下調幅度不斷擴大。截至4月15日,周期內參考原油均價為64.91美元/桶,較上一周期下跌9.91%。這一趨勢表明,成品油價格調整可能創下年內最大跌幅。從供應端來看,儘管OPEC+已開啟小幅增產,但市場反應平淡,美國原油產量也難有大幅增長,供應端趨緊的特徵尚未改變。
需求端的變化同樣不容忽視。美國關稅新政對全球經濟和需求造成了拖累,國際能源機構也下調了全球原油需求預測。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成品油需求端面臨較大壓力。數據顯示,截至國內第9個工作日,參考原油變化率為11.01%,預計汽柴油下調475元/噸。折合升價後,92汽油、95汽油、0柴油分別下調0.37元、0.39元、0.4元。
對於消費者而言,成品油價格的下調將直接降低用車成本。以油箱容量為50L的小型家用車為例,加滿一箱油將大約少花17元左右。這一變化對普通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回顧今年以來,國內油價已經歷七輪調整,呈現「三漲三跌一擱淺」的格局。漲跌互抵後,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較去年底均上漲55元。
展望後市,成品油市場的不確定性依然較大。美國關稅新政和地緣局勢的不穩定性可能繼續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多空博弈跡象再度增強。下一輪成品油零售限價調整時間為4月30日24時,市場普遍預計調價擱淺的機率較大。此外,國際油價或趨弱震盪運行,新一輪零售價可能負向開端,消息面難尋利好支撐。
總結來看,成品油市場的波動與國際原油價格密切相關,同時也受到供需兩端多重因素的影響。未來,成品油價格的不確定性依然較高,投資者和消費者需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以應對可能的變化。
更多成品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成品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