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羽絨服市場分析
1、羽絨服生產規模收縮,出口下滑
近幾年暖冬滯銷積壓大量庫存使企業收縮生產,加上金融危機影響下市場疲軟,羽絨服產量大幅下降。據輕工業協會統計,2008年,羽絨服產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62%。
2008年中國羽絨服裝產量統計
月份 單位 本月止累計 本月 本月止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 本月比去年同期增長(%)
2月 萬件 2817.6 1209.81 0.74 21.13
3月 萬件 3845.34 1193.56 -6.64 -13.31
4月 萬件 5271.85 1373.45 -4.17 6.97
5月 萬件 6339.72 1233.19 -1.77 18.89
6月 萬件 7748.33 1582.25 -7.3 -24.48
7月 萬件 9416.16 1399.54 -9.41 -30.02
8月 萬件 11230.17 1657.61 -6.74 7.74
9月 萬件 13084.41 1668.85 -4.83 4.48
10月 萬件 15177.41 2105.77 -6.8 -18.87
11月 萬件 17519.17 2393.94 -7.07 -4.03
12月 萬件 20560.54 3039.3 -13.63 -35.67
而受金融危機衝擊,羽絨服出口量也呈現出明顯的下滑。據國家海關總署統計,2008年羽絨服出口量在上年下滑11.2%的基礎上繼續下滑,比上年同期下降了9.2%。
2、羽絨服市場銷售趨緩,但品牌格局保持穩定
除了產量的縮減,羽絨服市場銷售情況也不容樂觀。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2008年大型零售企業羽絨服市場銷量明顯下降,增速降到-5.15%。儘管降勢明顯,但羽絨服市場的整體格局基本穩定。通過對全國重點大型零售商場的統計顯示,2009年延續了自2005年以來的格局,市場綜合占有率排行榜的前四位品牌始終被波司登、雪中飛、雅鹿和鴨鴨占據。
二、影響市場銷售的原因分析
1、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應季銷售
從長期因素看,全球氣候變暖對羽絨服等冬令服裝的影響是持續而深遠的。2008年繼續保持全球氣候變暖態勢,直接反映在冬季溫度的升高上,這種情況嚴重影響羽絨服應季銷售。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冬季羽絨服銷量增速呈現波動下滑趨勢。
2、金融危機影響消費需求
從短期因素看,金融危機對消費需求及消費觀念的影響也直接阻礙了羽絨服的需求。金融危機下失業率不斷升高,個人消費迅速降溫,市場服裝實際需求和居民消費意願逐月下滑。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在2008年10月後銷售量增速一直呈現下降趨勢。
3、理性消費影響反季節銷售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理性購物的消費者開始增多,反季節服裝的熱銷也就隨之降溫。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近兩年大型重點零售企業羽絨服反季節銷售增速明顯低於應季銷售,且差距有不斷加大之勢。
三、國內羽絨服市場新的發展方向
1、時尚化發展趨勢進一步加強
隨著冬季氣溫升高以及時裝與休閒品牌介入,人們對時尚訴求越發強烈,必將帶動羽絨服時裝化發展進一步加強。通過「艾萊依」的市場銷售情況可以看出時尚品牌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艾萊依市場銷售排名由2005年的第32位上升至2008年的第16位。
2、產品細分程度有待繼續加深
隨著現有羽絨服市場的飽和,在時尚化基礎上加強細分開拓市場也將成為羽絨服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
羽絨服市場從產品細分上可以分為:年齡細分、溫度細分和功能細分。此外,加強羽絨服產品的縱向擴展同樣重要,企業可以通過擴展生產羽絨類配套產品使品牌形象更加完善和專業。但真實的市場環境是複雜的,消費者需求是多樣化的,這就要求產品應該進行更專業化複雜交叉細分,使生產的產品能夠最大化的滿足各類消費者的需求。
3、關注農村和國際市場
除了加強時尚化與市場細分,積極擴展市場渠道也將成為羽絨服市場發展的一大途徑。首先應關注農村市場,「家電下鄉」的開展刺激了紡織服裝業,市場中出現了呼籲「服裝下鄉」的聲音,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和消費能力不斷增強,農村將逐漸成為新興市場。
另外,國際市場也是舉足輕重的渠道。儘管金融危機下羽絨服出口受到嚴重打擊,但企業應努力維護現有出口渠道。只有這樣才能在金融危機的影響減退後使行業以最快的速度回暖。
更多羽絨服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羽絨服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