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投資利益、分清投資責任,使企業的資金能夠被吸引到公路建設上來,使國家的投資更好地發揮作用。1988年第一條高速公路建成,到2012年的20多年內,高速公路已經達到9.62萬公里,東部高速公路路網基本建成。
目前我國公路建設實行「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投融資體制,基本由地方政府投資、同時吸引社會資本融資。目前公路建設融資政策主要為:
1)允許公路收費作為公路公司的收入,可以由公路部門自由支配,以此吸引社會資本投資修建公路。《公路法》規定:國家鼓勵國內外經濟組織投資公路;國家允許依法有償轉讓公路收費權;開發、經營公路的公司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發行股票、公司債券。這是目前高速公路修建的最主要資金投入。
2)從1985年起對所有購置車輛的單位和個人徵收車輛購置附加費,作為公路建設專用的一項資金來源。從2000年起改徵燃油附加費。這筆錢可用於高速公路維護費資金。
3)解決不具備商業投資優勢的老少邊窮地區公路建設資金上,交通部採取設立專項資金、定點扶貧、對口援建的方法支持貧困地區的交通建設。
這些政策為公路設施開闢了資金來源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以往公路投資資金嚴重匱乏的局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放鬆了對公路的管制,使得地方投資公路有利可圖。相當於間接地把公路建設項目進行了分類,在允許地方、外商等投資效益好的公路項目的同時,亦明確了國家應負責投資的公路建設項目。這樣明確投資利益、分清投資責任,使企業的資金能夠被吸引到公路建設上來,使國家的投資更好地發揮作用。1988年第一條高速公路建成,到2012年的20多年內,高速公路已經達到9.62萬公里,東部高速公路路網基本建成。
更多公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公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