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流通是由生產商通過批發商銷售給零售商,也是冷鏈物流的重要應用領域,目前主要包括藥品批發環節、藥品零售企業以及醫院門診藥房三個環節。
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的增長以及醫藥市場的不斷完善,我國醫藥物流得到快速的發展。2018年我國醫藥物流總額達到了33517.3億元。
2019年我國醫藥製造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3908.6億元,同比增長7.4%,高於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同期整體水平3.6個百分點。
截止2020年2月底,我國醫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7333家,其中虧損企業數量2238家,虧損面30.5% ,環比提高了14.9個百分點。
1、產量下降。2020年1-2月,化學藥品原藥產量達37.9萬噸,累計減少22.2%;中成藥產量達28.9萬噸,累計減少33.3%。
2、利潤減少。2020年1-2月,我國醫藥行業營業收入達到3124.2億元,同比減少8.6%,行業實現利潤總額達到414.9億元,同比增長10.9%。
3、毛利率提升。2020年1-2月,我國醫藥行業盈利能力持續穩定,行業銷售毛利率為44.1%,較上月增長0.6個百分點。醫藥行業銷售利潤率為13.3%,較上月提高0.3個百分點。
4、出口規模減少。2020年1-2月,醫藥行業出口交貨值178.0億元,同比減少10.6%。
5、銷售費用減少。我國醫藥行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分別減少11.7%、8.5%和21.2%。
目前,我國製藥類企業一般擁有一定數量的基藥品種、醫保品種或者獨家品種,在其所處細分領域的競爭力較強,並能通過獨家品種、中藥保護、品牌優勢、行業標準等獨特性等構築起較高的壁壘,從而獲得一個相對較好的發展空間。
「精準醫療、轉化醫學為新藥開發和疾病診療提供了全新方向,基於突破性技術的創新藥不斷出現,腫瘤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新技術轉化步伐加快。」工信部規劃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醫療器械正向智能化、網絡化、便攜化方向發展,新型材料廣泛應用,網際網路、健康大數據與醫藥產品、醫療服務緊密結合,為產業升級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南》從增強產業創新能力等8個方面提出了具體任務部署。要加快推進醫藥工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發展新業態;嚴格質量安全監管,促進化學仿製藥等重點領域質量提升;發展臨床急需產品,加強基本藥物供給能力建設;引導企業重組整合,構建分工協作、綠色低碳、智能高效的先進位造體系,提高產品集中度和生產集約化水平。
《全國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指導意見》,未來零售藥店行業面臨內部大洗牌的風險,兼併重組、大魚吃小魚是必經之路。且一旦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落實到位,相關配套政策及資源向優質藥店傾斜,「二八分化」會更嚴重,馬太效應也會更明顯,從而帶來零售藥店信息化和集中度的提升,呈現出強者恆強的格局,從而使全國性龍頭與區域性藥店連鎖龍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