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清潔能源占比達60.8%,產業布局推動碳中和進程
開篇概述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能源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在"雙碳"戰略指引下,我國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升級。截至2024年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已達22.3億千瓦,占總裝機比例突破六成;終端用能電氣化率提升至30%,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加速成品油消費達峰。隨著政策體系不斷完善與產業布局深化,我國正以更堅定的步伐邁向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目標,為全球氣候治理貢獻中國方案。
"十四五"期間新增發電裝機的84%來自非化石能源,四年間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實現1.5倍增長。截至2025年8月,全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已突破20%目標值,較2020年提升近3個百分點。這一成果得益於煤電超低排放改造、智能煤礦建設等政策協同發力:95%的現役煤電機組完成超低排放升級,智能化產能占比超過55%,煤矸石綜合利用率較四年前提高3.1%。
電氣化進程加速重構用能格局。當前電能在終端消費占比達30%,顯著高於全球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式增長直接推動成品油消費量提前達峰,2024年二氧化碳驅油技術實現300萬噸注入量,為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規模化應用奠定基礎。政策引導下,能源消費增量的60%已由非化石能源滿足,形成"清潔供能-高效用能"良性循環。
煤炭清潔化利用取得突破性進展,油氣開發與新能源耦合發展成效顯著。通過推廣綠色開採技術、建設智能礦山集群,煤炭產業鏈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在政策激勵下,2024年二氧化碳驅油項目規模較上年增長18%,形成"能源生產-碳封存-資源再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油氣田與光伏、風電協同開發的新業態,為傳統能源企業轉型提供可行路徑。
展望
當前我國已構建起"雙輪驅動"的能源轉型體系:供應側通過非化石能源裝機擴容提升清潔供給能力,消費端以電氣化和能效革命推動結構升級。2030年實現25%的非化石能源消費目標指日可待。未來將聚焦新型電力系統建設、CCUS技術突破及氫能產業布局等關鍵領域,加速構建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的現代能源體系,為全球氣候治理提供中國樣本。
更多能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能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