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在低迷的國內汽車市場上,新能源汽車的井噴成為今年以來最大的亮點。作為新能源汽車領跑者的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將成為行業成長盛宴的最重要受益者。
新能源汽車產銷超預期
新能源汽車的井噴成為今年國內汽車市場最大的亮點,8月份的產銷數據更是超出市場預期。工信部9月8日表示,根據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統計,2015年 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2.45萬輛,同比增長近4倍。1-8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12.35萬輛,同比增長3倍,增速加快。
多位券商研究員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8月份新能源汽車的表現超出預期,各大券商紛紛調高新能源汽車全年產銷量的預期。長江證券研究員原先預測新能源汽車全年產銷量21萬~23萬輛,現上調預期至保守24萬輛,樂觀達26萬輛。國泰君安研究員指出,新能源汽車8月產量再超市場預期 10%~20%,國泰君安曾在7月上調全年銷量區間25萬~30萬輛,目前看有望輕鬆達成。同時,年內隨著四季度季節效應銷量放量、《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規劃》以及「十三五」規劃有關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的出台,新能源汽車主題迎來密集催化劑。
比亞迪領跑新能源汽車行業
新能源汽車行業料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占據國內市場龍頭地位的比亞迪,作為行業領跑者顯著受益。統計數據顯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上半年累計銷售1.98萬輛,實現營業收入59.76億元,市場份額達29.8%。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秦」系列是公司新能源汽車的主打車型和利潤增長點,也是國內最為暢銷的新能源動力車型。「秦」車型上半年累計銷售1.65萬輛,高出第二名1.1萬輛,優勢明顯。除了熱銷的「秦」,比亞迪6月份推出高性能SUV「唐」,自上市以來至9月已銷售2000多台,7、8月份銷售區域主要以廣東為主,現已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目前,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市場占有率超過 60%,具有絕對的競爭優勢。同時,公司的新能源汽車車型也在不斷完善,四季度有望推出新能源SUV「宋」、「元」,公司行業領先優勢有望持續鞏固。
除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比亞迪繼續推動公共運輸系統向純電動化發展,K9純電動巴士和E6純電動計程車銷量穩步提升。特別是比亞迪純電動大巴,今年以來在國際市場表現突出。2月,比亞迪為日本京都市提供5輛純電動大巴,成為中國首個正式登陸日本市場的中國汽車品牌。4月份,獲得美國公交運營商長灘運輸署60輛純電動大巴的訂單。7月底,比亞迪又宣布與英國大巴製造商ADL合作,為倫敦量身打造51台純電動大巴。9月,華盛頓州交通局披露了一份涉及800台電動大巴的採購清單,其中,比亞迪研發生產的10種電動大巴入選。
新能源汽車的爆發也拉動了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特別是最為關鍵的鋰電池環節。由於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放量,鋰電池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今年以來,已有多氟多、杉杉股份等上市公司定增加碼鋰電池項目。其中最大的一起投資則來自比亞迪,公司於6月披露的非公開發行預案顯示,公司擬以57.40元/股的價格,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6億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50億元。其中,鐵動力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總投資60.23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60億元。另外,工信部9月初發布《鋰離子電池行業規範條件》,將加速鋰電池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促進鋰電池行業健康發展。
業績持續高增長
新能源汽車的熱銷推動了比亞迪今年以來業績的高增長。公司上半年實現淨利潤4.67億元,同比增長29.38%,實現營業收入316億元,同比增長 18.22%。新能源汽車業務成為主要利潤增長點,上半年帶來收入近60億元,同比增長1.2倍,占公司的收入比例已經達到18.9%。同時,受益於新能源汽車占比提升,上半年公司汽車業務毛利率達到21.4%,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
公司第三季度報告暫未公布,但其高速增長可期:公司預計三季報盈利區間為19億~20.8億元,同比增長389%-435%。公司向合力泰出售柔性線路板等業務帶來的約12.2億元淨利潤在第三季度確認,從而帶動利潤大幅增長。同時,受益於電池產能釋放,公司預計三季度「秦」的月銷將維持高位,2015年上半年上市的「唐」的月銷也將穩步提升。中信證券認為,預計受益於行業高景氣度新車型、電池產能儲備充分,公司未來高增長可期。
公司於6月推出員工持股計劃。參加本次持股計劃的員工總人數為97人,包括公司部分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經薪酬委員會認定對公司發展有卓越貢獻的核心骨幹員工,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有利於激發管理層和員工的積極性。相關行業信息請查閱2015-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更多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