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中秋佳節尚有半個多月的時間,市面上品種繁多的月餅已悄然上架,如何選購到安全又放心的月餅,成為時下眾多消費者關注的焦點。「我通過微商買了一盒蛋黃月餅,收到貨後發現月餅外包裝上根本就沒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也沒有廠名廠址、產品配料表等必要的標識,心裡覺得很不踏實。」湖城的范女士前段時間在刷微信朋友圈的時候,看到一款蛋黃月餅正在做團購,其精美的圖片、實惠的價格讓她立刻有了下單的衝動,沒想到收到的居然是「三無」產品。一問店家才知道,原來月餅出自「自家廚房」,是他們「私房」手工作品。「說白了,我買的月餅就是家庭作坊生產的,製作原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規定,製作工藝是不是安全衛生,這些都無從考證,全憑賣家個人良心。」儘管認為月餅質量無法得到保證,但因為微商是一名熟悉的朋友,范女士也只好自認倒霉。
「無糖」、「低脂」、「水果」……市面上流行的各種以「保健」為噱頭的月餅,也容易讓消費者中招。市民方女士的父親患糖尿病多年,平時她一般都會選擇無糖食品送給老人。前幾天她在湖城一家商場的無糖食品專櫃,看到一款「無糖月餅」,便買了幾個特意給父親送去。老人拆開月餅包裝正待入口時,習慣性地瞟了一眼配方表,不由驚出了一身冷汗,原來所謂的「無糖月餅」,實際上只是將蔗糖換成了麥芽糖,吃這種月餅並不能全保證血糖不會上升。記者在採訪中獲悉,不少功能型的「保健月餅」,不過是商家的炒作,比如「水果月餅」並不含鮮果,「鮑魚月餅」並沒有鮑魚成份等。
據了解,湖州市相關部門每年都會對月餅市場進行檢查,從往年的檢查結果來看,食品流通許可證和執照都齊全的商場、超市、糕點專賣店出售的月餅,大多較為規範,多種添加劑被禁用,保質期也縮短了,而一些小作坊生產的月餅則問題不少。在此,本報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月餅時應儘量選擇資質齊全、正規的生產廠家,並且注意查驗月餅外包裝標籤標識,如果在網上購買,最好選擇信譽度高的網店,對網購月餅收貨時要當場查驗,有問題應拒收。同時,倡導理性消費,拒絕天價及過度包裝的月餅,而糖尿病人、老年人、嬰幼兒等群體,對月餅這種高糖、高脂肪類食品,則要謹慎食用。此外,切記要向商家索要購物發票或憑證,並且妥善保管好,以便日後維權有據。(來源: 湖州日報 作者: 徐斌姬)
更多食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食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