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取脫碳行動的油氣企業多於以往,預計其企業將增加或維持脫碳投資的受訪者比例在短短12個月內從54%大幅上升至71%。2019年以來,國際油價幾次下跌,背後都和市場擔憂經濟惡化引發供需矛盾有關,因此全球經濟復甦將是未來油價上漲的最大期望。以下對油氣競爭分析。
全球油氣資源集中分布在中東——中亞——俄羅斯和美洲兩個油氣富集帶中,OPEC國家是全球原油產量和出口量的貢獻主體。油氣行業分析指出,2005-2019年全球原油累計產量排名居前10位的國家是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美國、伊朗、中國、墨西哥、加拿大、委內瑞拉、阿聯和科威特,2019年這10個國家原油產量占全球原油總產量的66%。
中東、北美洲及歐洲地區是世界原油的主要產地
經濟全球化給我國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在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中,要贏得主動,必須採取更多切實可行的措施來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對於處在戰略地位的石油工業來說,中國石油企業與國際石油企業間的競爭早已拉開序幕,而油氣開採企業(採油廠)作為石油企業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將成為「中國石油」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主攻手。現從國際和國內兩大格局來了解石油競爭分析。
國際油氣服務業市場化程度較高、市場競爭較為充分。國際油田服務市場大致可分為三類市場:油氣競爭分析,北美與歐洲市場、前蘇聯國家和地區、新興市場地區(如拉美、非洲、中亞及中東)。北美及歐洲市場相較於中國和前蘇聯國家已發展成為成熟及高度發達的市場。其他擁有豐富資源的新興市場地區(如拉美、非洲、中亞及中東)則主要依賴油田服務及設備的輸入。巨大的油服市場使得國外油氣田設備與技術服務業各類規模企業並存,中小企業數量眾多。其中斯倫貝謝、哈利伯頓、貝克休斯是三家跨國經營的國際知名油氣田服務公司。
油氣競爭分析,我國目前已逐步將油田技術服務、設備製造及維修從石油開發業務中剝離,經過長期的專業化發展、市場化運作逐步形成了三種類型的競爭者:1、由傳統油氣田下屬的服務業改制形成的企業。這類企業在原有區域市場方面具有客戶優勢,但在服務的效率和效果上面相對非國有油服企業較弱,面對差異化需求,其競爭力明顯不足;2、通過貿易發展起來的企業。其主要依靠產品價格差異獲取利潤,但在技術儲備和設備設計方面沒有核心競爭力;3、通過技術創新形成的企業。這類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中,隨著油氣田勘探、開採面臨越來越多難題的出現,越來越具有競爭力。
未來還需要關注如何構建有效的政府監管體系、自然壟斷環節的改革。比如管網,雖然「三桶油」已經各自剝離了其管道業務,在其內部實現了管網分離,但因為與世界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油氣管道資源不足,自己供應自家企業管輸油氣尚且費力,想對第三方開放輸出埠,存在一定難度。
更多油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油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