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消費環境的變化,我國食用油市場行業發展趨勢呈現品種向多樣化方向發展,區域分布異化明顯,「營養與健康」將成為未來市場熱門等現狀。
2011-2016年,我國食用油行業銷售收入也呈現逐年上升。食用油市場分析,2016年,行業實現銷售收入784.62億元,同比增長6.96%。結合近年來的數據來看,食用油行業銷售收入穩定增長,主要是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穩定提高所致,但是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在非轉基因食用油和特種食用油市場確實如火如荼,2017年市場聲勢一路高漲。雙重因素驅動的市場形勢下,預計2018年國內的食用油必然會產生較大的波動。
我國調和油和大豆油的占比已經分別從2008年的40.9%和35.3%,降至2017年的38.4%和31.8%,取而代之的是包括玉米油、橄欖油等健康和小品種油脂消費占比上升,其中增速最大的玉米油從2008年的占比2.7%已升至目前的接近5%。
近年來,具有獨特風味和營養成分的小品種油發展迅速,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欖油等新型的高端食用油目前已經占到食用油市場將近20%的市場份額。大力發展木本油料作物等小品種油有助於破除對國外油料的依賴。
從我國食用油區域市場看,華東地區食用油市場發展較為成熟,食用油市場規模在整個食用油市場中的比重高達38%以上;其次是華中地區、華北地區以及東北地區、華南地區,四者占比分別是17.49%、13.24%和12.35%、11.83%,總體差距不大;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的食用油市場較小,占比分別是4.93%和1.83%。總體來看,我國食用油市場地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經濟比較發達的華東地區等。
從省市分布看,山東省食用油市場規模占比最高,達12.67%左右;其次是江蘇省,占比9.64%。另外,食用油市場規模占比在6%以上的省份還有廣東省、浙江省以及河南省、黑龍江省、河北省河湖北省等,其餘省份占比均在6%以下。前八省份市場規模合計占比高達64.19%。食用油區域集中程度較高。
隨著科學的發展,未來的食用油市場將在安全的基礎上更加重視油品的「營養與健康」。例如,將重視油品的脂肪酸組成;重視油品中的生理活性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重視脂肪酸的合理比配;重視特種油料的開發利用,利用其富含功能性成分的特點,生產營養健康的功能性油脂等等。與此同時,科學家們通過科學比較,尋找具有最佳營養健康價值的油品,向消費者推薦。
縱觀我國食用油市場,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大豆油和棕櫚油這兩大品種將在很長時期內主宰著油脂市場。未來,在政策的指引下,菜籽油、玉米油和油茶籽油也迎來較大的發展,市場格局也將改變。未來,食油市場行業發展趨勢將向「四化」階段,即「品牌化」、「小包裝化」、「高端化」和「細分化」發展。以上便是食用油市場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