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總體仿製藥市場規模達到5000億元左右,占總藥品消費市場的約40%。因為中國仿製藥質量較差,以至於即使原研藥專利到期後,其價格仍居高不下。以下對仿製藥行業前景分析。
截至目前,藥監局公布的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藥物品種已由29種上升至41種,2016年我國仿製藥市場規模約為9167億元。仿製藥行業分析指出,預計到2020年,我國仿製藥市場規模可望達到14116億元。
2016-2020年我國仿製藥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由於各種原因,我國仿製藥行業大而不強,藥品質量差異較大,高質量藥品市場主要被國外原研藥占領,患者對高質量仿製藥的需求與現行藥品可及性和可負擔性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現從三大不利因素來分析仿製藥行業前景。
1、技術研發創新不足。仿製藥行業前景分析,我國現已成為全球化學原料藥的生產和出口大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化學藥製劑生產國。但是,醫藥行業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我國醫藥產業起步晚、基礎差,整體技術水平與國際成熟市場有較大差距。化學製藥行業對技術水平要求較高,化藥創新藥開發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和周期長的特點。化學藥品的生產需要符合嚴格的技術標準,對生產設備、工藝流程的要求較高。目前,國際領先的化學製藥企業掌握著先進的化學合成工藝,具備較強的專利優勢和技術優勢,創新藥基本由其壟斷,憑藉專利保護在較長時間內保持技術領先。我國化學製藥起步較晚,製藥企業的研發投入嚴重不足,一直以低技術附加值的低水平仿製為主,研發創新能力亟待提高。
2、仿製藥行業競爭不足。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中國已有的藥品批准文號總數中95%以上為仿製藥,仿製藥仍是國內醫藥消費市場的主體,但主體仿製藥行業競爭力不高。仿製藥行業前景分析,雖然國內仿製藥市場規模達5000億,但是行業集中度(CR8)極低,對比印度CR8占比52.31%、美國CR8占比52.96%,而中國CR8占比僅為18.82%;中國仿製藥行業中存在的低水平仿製和惡性低價競爭現象十分嚴重,且仿製藥絕大部分品種還存在大量重複批文,市場環境相對惡劣;而且由於過去我國批准上市的藥品沒有與原研藥一致性評價的強制要求,導致有些仿製藥品在療效上與原研藥存在很大差距,行業盈利能力差,毛利率等指標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國際競爭力不足。
3、醫藥企業門檻提高。一方面,由於環境和資源約束加強,國家對化學原料藥及製劑產品的質量標準和環保標準不斷提高,企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仿製藥行業前景分析,另一方面,隨著近年來政府一系列藥品價格調控政策的實施,藥品整體的價格水平持續下降,我國製藥企業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目前,醫藥企業在監管、市場等各方面較以前承受了更大的壓力,隨著研發、生產到流通的產業鏈各環節標準的提升和監管的強化,行業門檻將進一步提高,相當數量的企業面臨淘汰。醫藥行業分化趨勢明顯,醫藥行業正在加速優勝劣汰和轉型升級。
仿製藥行業前景分析,雖說創新是必然趨勢,但仿製藥也不是死路,擁有大量的仿製藥品,並且能夠保障大規模、高質量、低成本生產,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梯瓦、山德士等公司是很好的例子。對於已經在仿製藥領域建立起一定壁壘的公司來說,快速放大仿製藥的規模也是很好的選項。
更多仿製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仿製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