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17日7時49分,執行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後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2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據新華社10月17日消息,7時30分,隨著一聲「點火」口令,承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轟鳴聲中沖天而起,飛向茫茫太空。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揮大廳現場的電子螢幕上,顯示出火箭和飛船運行的軌跡和參數,工作人員密切監視各項數據,不時發出一道道指令。揚聲器里不斷報告火箭和飛船的運行狀態:逃逸塔分離,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船箭分離,飛船進入預定軌道,帆板展開,航天員飛行乘組狀態良好……
7時49分,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張又俠宣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揮大廳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裡一片歡騰。
按照計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軌飛行期間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2名航天員將進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並開展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目前,在軌運行30多天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進入高度約393千米的近圓對接軌道,等待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對接。
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上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作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天宮二號在完成平台和空間應用載荷測試後將與神舟十一號飛船交會對接,為我國後續載人空間站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天宮二號」發射成功標誌著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進展順利,將為後續航天員中期駐留及第三步空間站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因運載火箭研製發射及空間站建設維護的高成本,預計國家「十三五」期間載人航天工程仍將保持百億量級高投入。
東興證券表示,隨著「天宮二號」成功發射及後續空間站建設,我國航天產業將逐漸由大轉強,國際化經營業績或迎來快速增長。
2016-2021年中國航天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航空航天產業屬於戰略性先導產業。世界航空航天市場總額已高達數千億美元,並且正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穩步增長。我國近年來在該領域的投入明顯增加,一系列鼓勵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的配套政策陸續出台並實施。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為《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 2010年9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正式批准通過《載人空間站工程實施方案》。整個載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天宮二號」發射與航天員中期駐留為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
9月12日,在第二屆中國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航天科工發布了五大商業航天項目,預計投資超千億元,產出超千億元。受商業航天項目的推動,航天板塊或迎戰略機遇期。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由軍委裝備研發部任總指揮單位,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電子科技集團任副總指揮單位。航天科技集團抓總運載火箭、載人飛船、空間站等主要分系統研製,航天科工集團、電子科技集團則分別提供工業基礎件、電子元器件、軟體評測與測控通信網、太陽電池陣、國產計算機系統等配套產品與服務。
受益於「十三五」載人航天工程持續投入,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電子科技等軍工集團相關業務仍將保持高速增長,也為圍繞軍工核心業務開展資本運作奠定基礎。航天電子、航天電器、振華科技等載人航天工程產品供應商及航天工程、中國衛星、航天動力、航天科技等母公司資本運作預期強烈的「航天系」上市公司將迎利好。
民生證券分析稱,商業航天項目預計投資超千億,航天板塊或迎戰略機遇期。美國、歐洲多家評估機構顯示,航天領域每投入1元,將產生7-12元的回報。據2016年6月美國航天基金會發布的《航天報告》數據,2015年全球航天經濟總量達到了3353億美元,其中,商業航天活動占全球航天經濟的76%,總計達2460億美元,商業航天經濟規模較大。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下半年表現可能會超預期的三個板塊中(軍工、券商、「一帶一路」板塊),航天軍工板塊首當其衝。楊德龍表示,軍工板塊有望在下半年異軍崛起,特別是由於地緣政治原因導致軍工股可能會有進一步的表現。具體來看,從5月20日到現在,軍工板塊已有了20%-30%的上漲,並且還有上漲趨勢。量子通信等高精尖技術的應用,則進一步增強了航天軍工板塊的受歡迎程度,激發了投資者對於航天軍工股更高的期望。
更多航天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航天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