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設備是由軌道及在軌道上運行的車輛形成的一種運輸系統。我國交通設備已經進入發展快車道,按照國家規模,到2022年我國交通設備行業年銷售收入將達到8725億元,以下是交通設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全球交通設備市場規模將穩定上升。根據交通設備行業分析預測,2017-2028年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32%,其中售後市場年複合增長率3.2%,OEM年複合增長率1.3%。分區域來看,非洲和中東地區市場規模基數小、增速快,預計2019-2020年複合增長率達7.1%,拉丁美洲地區則將出現下跌,現從三個方面分析交通設備行業發展趨勢:
2018年我國鐵路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15億元;投產新線3281公里、其中高速鐵路1903公里;新開工項目46個,新增投資規模5500億元。截至2018年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4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2.1萬公里以上;2018年國內累計30個城市建成投運城市軌道交通線路133條,運營線路4153公里,新增18條運營線路535公里。2018年,中國大陸地區城市軌道交通完成投資3847億元,在建線路總長5636.5公里。
我國交通設備的目前主要分為四個層次:1)幹線鐵路(高鐵);2)城際鐵路(城市圈),一個區域範圍內的鐵路交通;3)市郊鐵路(通際圈),大中心圈,即中心-郊區鐵路交通;4)城市軌道,以地鐵為主,還包括有軌電車、輕軌、磁懸浮等。目前體量較大的為幹線鐵路即高鐵建設,而增長速度最快的為城市軌道,以地鐵建設為突出代表。
國家「十三五」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推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輕量化、系列化、標準化、平台化發展,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研製先進可靠的系列產品,完善相關技術標準體系,構建現代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創新體系,打造覆蓋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的全產業鏈布局。交通設備行業發展趨勢指出,形成中國標準新型高速動車組、節能型永磁電機驅動高速列車、30噸軸重重載電力機車和車輛、大型養路機械等產品系列,推進時速500公里輪軌試驗列車、時速600公里磁懸浮系統等新型列車研發和產業化,構建完整產業鏈。
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後對交通運輸的要求越來越高,為適應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應優先發展交通運輸業,加快交通現代化步伐,從被動適應逐步轉向對國民經濟的先導促進作用。發展綜合交通運輸系統是當代運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方向,它是增強有效運輸生產力,緩解交通運輸緊張狀況的途徑之一,也是經濟地發展運輸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方法。
未來,隨著智能交通行業逐漸成熟的趨勢影響,越來越多的潛在企業會進入智能交通行業,目前我國交通信息化行業的特點造成了行業區域化特徵較為明顯,交通信息化行業集中度較低,從業企業資金實力與規模普遍偏小,市場競爭區域特徵明顯,呈現區域分割建設的特徵。以上便是交通設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交通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交通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