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我國成品油出口量達1769萬噸,同比大增67.05%,其中汽油出口445.1萬噸,同比增長74.74%;柴油出口658.9萬噸,同比增長234.06%,成為我國成品油出口的主要增長點。
我國煉油能力約為8億噸/年,預計產能過剩超過1.2億噸/年,全國整體平均產能利用率為65.5%,並呈逐年遞減趨勢,遠低於美國近93%的利用率,產能過剩現象明顯;我國年內煉化新增設備增加,同時淘汰落後裝置,產品升級迅速,自國三升級至國五僅用不足5年時間,因我國汽柴油質優價廉,國際市場認可度不斷攀升,資源外流或成為常態。
2015年至今,我國汽柴油的出口呈逐步增長態勢,2016年更是同比成倍增長。柴油出口量從月出口不足30萬噸,增長至月出口過百萬噸,柴油資源外流更為迅猛;我國2016年原油進口量同比增長超過11%,地方煉廠擺脫了過去受資源緊缺的束縛,開工熱情高漲,同時我國柴油表觀消費量繼續小幅下降,柴油供大於求的現象更為明顯,全國柴油的供需失衡對柴油價格打壓明顯,柴油出口差價轉負為正,柴油出口量因此攀升。
2016年出口增長明顯不僅是受國內資源過剩影響,也與2016年關稅調整方案有關。據《進口商品暫定稅率表》內容可知,我國進口車用汽油及航空汽油的最惠國稅率為5%,2016年暫定稅率為1%;柴油最惠國稅率為6%,2016年暫定稅率為1%;航空煤油最惠國稅率為9%,2016年暫定稅率為0;石腦油最惠國稅率為6%,2016年暫定稅率為0,與2015年基本一致;我國汽柴油暫定出口稅率均為0。稅率的同比降價也使得我國成品油出口的利潤得到保障。
目前我國汽柴油出口流向仍以亞太地區為主,東南亞為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其中汽油出口主要以新加坡為主,柴油出口地區更為廣泛,但新加坡仍占近25%。
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成品油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成品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成品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