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的最新市場調研揭示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品牌影響力。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了新的變化,各大品牌在產品質量、技術創新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在2025年新能源汽車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創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這些品牌在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供應上占據了重要地位,不僅在國內市場有著廣泛的影響力,也在國際市場上逐漸嶄露頭角。2025年新能源汽車品牌排行榜的詳細排名為比亞迪BYD、Tesla特斯拉、吉利汽車、上汽通用五菱、長安汽車、理想汽車、奇瑞CHERY、瑞馳新能源、埃安AION、長城汽車。
表1:2025年新能源汽車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 | 品牌名稱 | 企業名稱 | 省份/地址 |
---|---|---|---|
1 | 比亞迪BYD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廣東省 |
2 | Tesla特斯拉 | 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3 | 吉利汽車 |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4 | 上汽通用五菱 |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5 | 長安汽車 | 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6 | 理想汽車 | 北京理想汽車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7 | 奇瑞CHERY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省 |
8 | 瑞馳新能源 | 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重慶市 |
9 | 埃安AION | 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廣東省 |
10 | 長城汽車 |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河北省 |
比亞迪是一家致力於「用技術創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高新技術企業。比亞迪成立於1995年2月,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已在全球設立30多個工業園,實現全球六大洲的戰略布局。比亞迪業務布局涵蓋電子、汽車、新能源和軌道交通等領域,並在這些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能源的獲取、存儲,再到應用,全方位構建零排放的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比亞迪是香港和深圳上市公司,營業額和總市值均超過千億元。 "技術創新,值得信賴,引領綠色出行」是比亞迪汽車一直以來堅守的品牌價值,堅持大力發展科技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矢志為全社會帶來更節能環保、更安全、更便利、更享受的汽車生活的比亞迪汽車正在推動全球綠色汽車行業的跨越式發展。
特斯拉(Tesla)是一家美國電動汽車和清潔能源公司,由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等人於2003年創立。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帕洛阿爾托(Palo Alto),主要生產和銷售電動汽車、太陽能板和儲能設備等新能源產品,致力於推動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特斯拉的電動汽車產品線包括ModelS、ModelX、Model3、ModelY等多款車型,它們擁有高性能、長續航、智能化等優勢,同時也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此外,特斯拉還開發了太陽能屋頂、太陽能電池板和儲能設備等清潔能源產品,為客戶提供了一站式的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 特斯拉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對傳統汽車產業和能源產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變革,也成為了全球範圍內的新能源產業領袖。公司的願景是實現「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通過不斷創新和拓展市場,推動全球向清潔、可持續的能源未來轉型。
吉利汽車總部位於中國杭州,製造工廠遍布全球。吉利汽車還致力於汽車行業的世界級研發。先後在杭州成立吉利汽車研究院,在寧波杭州灣成立全球領先的吉利研究院,專注於汽車、發動機、變速器和車載電子產品的研發。其他設施包括位於巴塞隆納、哥德堡、加利福尼亞、考文垂和上海的設計中心。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成立於1986年,從製造冰箱零部件,到冰箱,再到建築裝飾材料,再到摩托車。1997年,集團進入汽車行業,不斷發展壯大,致力於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核心優勢的錘鍊,同時堅持可持續發展。如今,吉利控股集團總資產超過5100億元人民幣,員工超過12萬人。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已發展成為一家全球性的電動汽車和能源服務科技公司,業務涉及汽車、智能交通、綠色交通和數位技術領域。集團總部位於杭州,旗下擁有吉利汽車、領克汽車、Zeekr、沃爾沃汽車、Polestar、蓮花、倫敦電動汽車公司、Farizon Auto、CAOCAO Mobility等多個品牌。吉利通過尖端技術的開發不斷前進在新能源、共享出行、車聯網、自動駕駛、車載微晶片等領域。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所有品牌都根據各自的品牌定位制定了產品組合電氣化的計劃。 集團及其子公司在上海、杭州、寧波、哥德堡、法蘭克福、加利福尼亞州考文垂等世界各地的研發和設計中心擁有超過 20,000 名設計師、研究人員、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吉利已獲得超過 26000 項創新專利,並擁有所有產品核心技術的全部智慧財產權。集團在中國、美國、英國、瑞典、比利時、白俄羅斯和馬來西亞擁有世界一流的製造設施,並在全球擁有超過 4,000 家分支機構的銷售和服務網絡。
2002年11月18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車(中國)公司、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三方共同組建的大型中中外合資汽車公司,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柳州汽車動力機械廠。公司目前擁有柳州河西總部、柳州寶駿基地、青島分公司和重慶分公司四大製造基地,形成了南北聯動、東西呼應的發展新格局,為公司在「十二五」末實現200萬產能規模及後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上汽通用五菱全面實施產品「平台百萬化、平台差異化、平台乘用化以及國際化」的平台戰略,不斷推進企業及產品的轉型升級。 上汽通用五菱以「低成本、高價值」為企業經營理念,充分集成股東各方的先進管理方法、全面推進企業業務流程重組和內外資源整合,逐步形成了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五菱價值鏈;在鞏固微車領域優勢、成功開拓七座家用車市場、穩步推進乘用車業務的同時,加速推進海外事業核心業務,開啟實踐知識與產品輸出、人力資本與團隊輸出和業務運營與最佳實踐輸出的國際化戰略,海外業務實現了最有價值的知識輸出。同時,為進一步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進一步搶占海外市場,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設立了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車有限公司並於2015年8月20日奠基,開拓東南亞市場。上汽通用五菱已經從傳統自我奮鬥型企業脫變為一個「多點製造、商乘並舉、跨洋出海」的學習創新型現代化企業,逐漸成長為國內先進、國際上有競爭力的汽車公司!
長安汽車是中國汽車四大集團陣營企業,擁有一百多年歷史底蘊、30多年造車積累,30多個整車、發動機及變速器工廠。 長安汽車擁有來自全球27個國家的工程技術人員1萬餘人,分別在重慶、北京、河北定州、安徽合肥、義大利都靈、日本橫濱、英國伯明罕、美國底特律和德國慕尼黑建立起「六國九地」各有側重的全球協同研發格局。擁有專業的汽車研發流程體系和試驗驗證體系,保障每一款產品滿足用戶使用10年或26萬公里。 2017年,長安汽車發起「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將效率和軟體能力打造成為核心競爭力,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 長安汽車推出了CS系列、逸動系列、UNI系列等熱門產品,堅持「節能環保、科技智能」理念,大力發展智能新能源汽車。在智能化領域,發布「北斗天樞計劃」,為用戶提供安心、開心、貼心、省心的「四心」汽車平台,通過「知音夥伴、合作共創、智能體驗、智能聯盟、千人千億」行動,將智能化打造成長安產品提升、品牌提升、轉型升級的核心支柱。在新能源領域,發布「香格里拉計劃」,制定四大戰略行動。 長安汽車積極尋求合資合作,成立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江鈴控股等合資合作企業,並向合資企業輸入中國品牌產品,建立中國車企合資合作新模式。 長安汽車始終以客戶為中心,以產品為主線,持續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為員工創造良好的環境和發展空間,為社會承擔更多責任,奮力推進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為實現世界知名汽車企業努力奮鬥。
理想汽車成立於2015年7月,專注於用科技改變出行,讓更多人受益。公司的創始人李想(汽車之家創始人),擁有超過10年的汽車行業從業經驗。 2018年10月,智能電動車品牌「理想汽車」亮相,並發布增程式智能電動車理想ONE。理想ONE定位於豪華中大型SUV,滿足6-7人的家庭出行需要。它採用增程電動解決方案,NEDC綜合續航超過800公里。在智能系統方面,它配備四屏交互和全車語音功能。 2022年6月,理想汽車發布旗艦車型,家庭智能旗艦SUV:理想L9。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汽車」)創業始於1997年,始終堅持自主創新,致力於為全球消費者帶來高品質汽車產品和服務體驗,是國內較早突破百萬銷量的汽車自主品牌。 奇瑞汽車一切以用戶為中心,業務遍布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奇瑞銷售汽車123萬輛,其中出口超過45萬輛。截至目前,奇瑞累計全球用戶1200萬。 堅持「技術立企」是奇瑞汽車發展戰略的核心。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斷努力,奇瑞汽車在深耕傳統燃油車賽道的基礎上,加快布局新能源、智能網聯、共享出行、平台與生態等新賽道。奇瑞乘用車業務已形成混動、增程、純電、氫能等多條技術路線並舉的發展策略,與電池、電機、電控形成 「四縱三橫」的研發核心布局。 堅持創新驅動的奇瑞,一直不斷擦亮「技術奇瑞」的金字招牌,構築品牌「護城河」。截至2022年底,奇瑞已累計申請專利25,000餘件,授權專利17,000餘件,其中發明授權專利37%。 打造「國際知名品牌」是奇瑞汽車的戰略發展目標。在「無內不穩,無外不強」發展理念的推動下,奇瑞注重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堅定實施「走出去」戰略,成為我國將整車、CKD散件、發動機以及整車製造技術和裝備出口至國外的汽車企業。通過實施產品戰略、屬地化戰略和人才戰略不斷加速推進海外市場的深層次合作,努力將奇瑞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品牌。
重慶瑞馳汽車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馳新能源)成立於2003年9月,是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1127)全資子公司,專業從事純電動商用汽車的研發、製造、銷售、服務等業務,是具有國家純電動商用車整車生產資質的企業。 瑞馳新能源生產基地位於重慶市兩江新區魚復工業園,該項目占地449畝,2015年4月投產;年產量兩萬台;產品矩陣涉及廂式運輸車、載貨車、城市多功能車和警務、救護、郵政、冷藏等特殊商用車輛,公司始終秉持著精耕細作,追求卓越的精神,深耕新能源物流車領域,並一直處於該領域領先地位。 瑞馳新能源服務網絡全覆蓋,涉及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推行24小時快速服務,持續提升服務時效,降低養護成本,全面提升用戶滿意度! 瑞馳新能源作為一家車企,不僅關注造車賣車,更關注用戶用車體驗及價值創造;並一直致力於成為純電動商用汽車領先品牌。
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7月28日,是廣汽集團秉承自主創新的體系優勢,面向未來發展成立的一家創新科技公司,是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事業的發展載體。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提供世界級的移動智能新能源產品和服務,成為世界先進和社會信賴的綠色智慧移動價值創造者。 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是廣汽集團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搶占新能源汽車發展制高點的戰略舉措,產業園於2017年4月27日奠基,總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廣汽集團將攜手合作夥伴投資超450億元,以智能製造區、創客服務區和汽車小鎮為核心,形成全產業鏈開放創新生態系統,打造「智能、開放、創新、綠色、共享、生態」的國際一流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埃安汽車工廠總規劃產能40萬輛/年,其中一期產能20萬輛/年,占地703畝,總投資47億元。工廠廣泛應用物聯網、大數據、智能機器人等技術,將智能製造與廣汽生產方式深度融合,是可以讓用戶深度參與汽車定義、具備個性化定製生產能力的工廠,是集數位化、智能化和能源綜合利用的生態工廠,讓汽車製造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和諧共處。
長城汽車面向全球用戶,致力提供智能、綠色出行服務,加速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轉型。長城汽車的業務包括汽車及零部件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並在氫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領域進行全產業鏈布局,重點進行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晶片等前瞻科技的研發和應用,旗下擁有哈弗、魏牌、歐拉、坦克及長城皮卡,以及面向純電豪華市場的沙龍機甲科技品牌。 長城汽車銷售網絡覆蓋全球,目前已出口到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銷售渠道超過700家,海外累計銷售超100萬輛,並在中國、美國、加拿大、德國、奧地利、日本、韓國以及印度等國家和地區設立研發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在中國,長城汽車擁有10大全工藝整車生產基地。在海外,長城汽車在俄羅斯、泰國、巴西建立了全工藝整車生產基地,在厄瓜多、巴基斯坦等地擁有多個KD工廠。
在任何領域的企業成功,專利信息和起草標準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專利信息是企業創新的重要產物,它可以保護企業權益,提升企業競爭力;起草標準則是企業產品製造和服務領域的質量保障,有助於規範市場行為,提高行業基礎標準。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ZL201210589854.9 | 電動汽車的充電系統及具有其的電動汽車 |
2 | 200510005292.9 | 機動車制動防抱死的控制系統和方法 |
3 | ZL201630332527.4 | 汽車 |
4 | ZL201010581609.4 | 一種電池模組 |
5 | ZL200910136165.0 | 一種用於平衡電網負荷的電池儲能電站 |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36363-2018 | 鋰離子電池用聚烯烴隔膜 | 2018-06-07 | 2019-01-01 |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ZL201430050722.9 | 汽車 |
2 | 200910300970.2 | 一種汽車爆胎控制方法 |
3 | ZL200930303818.0 | 汽車(NL-2) |
4 | ZL201310174198.0 | 一種廢氣渦輪增壓器及方法 |
5 | ZL201830439589.4 | 汽車(整車) |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40861-2021 | 汽車信息安全通用技術要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19016-2021 | 質量管理 項目質量管理指南 | 2021-08-20 | 2021-12-01 |
GB/T 19015-2021 | 質量管理 質量計劃指南 | 2021-08-20 | 2021-12-01 |
GB/T 39901-2021 | 乘用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S)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 2021-03-09 | 2021-10-01 |
GB/T 39851.2-2021 | 道路車輛 基於控制器區域網的診斷通信 第2部分:傳輸層協議和網絡層服務 | 2021-03-09 | 2021-10-01 |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ZL201630066430.3 | 汽車 |
2 | ZL201430045665.5 | 微型客車 |
3 | CN201620864264.6 | 一種司筒結構 |
4 | CN201110437623.1 | 一種分離緩衝型減振器支柱及汽車 |
5 | CN201210204812.9 | 一種扭轉梁安裝支架結構 |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24551-2021 | 汽車安全帶提醒裝置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21437.3-2021 | 道路車輛 電氣/電子部件對傳導和耦合引起的電騷擾試驗方法 第3部分:對耦合到非電源線電瞬態的抗擾性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21437.1-2021 | 道路車輛 電氣/電子部件對傳導和耦合引起的電騷擾試驗方法 第1部分:定義和一般規定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21437.2-2021 | 道路車輛 電氣/電子部件對傳導和耦合引起的電騷擾試驗方法 第2部分:沿電源線的電瞬態傳導發射和抗擾性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41047-2021 | 汽車產品召回過程追溯系統技術要求 | 2021-12-31 | 2022-04-01 |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CN201120182406.8 | 後扭梁軸 |
2 | CN201220168575.0 | 汽車後橋連接法蘭 |
3 | CN201310086589.7 | 一種用於半浮式驅動橋的彎曲試驗裝置及其試驗方法 |
4 | CN201410675062.2 | 汽車後橋主減速器殼體軸承蓋安裝螺紋車削夾具 |
5 | CN201320429005.7 | 汽車後橋半軸結構 |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CN201620822762.4 | 車輛的前端框架和車輛 |
2 | CN201621391066.9 | 一種插接機構及電動車輛 |
3 | CN201620822804.4 | 車身中的梁以及車輛 |
4 | CN201620820395.4 | 尾門內板、尾門和車輛 |
5 | CN201621385096.9 | 動力電池的監控系統、動力電池、電動汽車 |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ZL200710151216.8 | 一種內燃機連續可變正時相位系統 |
2 | 200810030335.2 | 一種具有新型油路的發動機 |
3 | ZL200910116059.6 | 功率分流式 CVT 變速器 |
4 | ZL201730654230.4 | 汽車(2) |
5 | ZL201210090894.9 | 獲取駕駛狀態信息的方法和裝置 |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12678-2021 | 汽車可靠性行駛試驗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625-2021 | 汽車加速行駛車外噪聲室內測量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711.2-2021 | 乘用車循環外技術/裝置節能效果評價方法 第2部分:怠速起停系統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38775.5-2021 |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 第5部分:電磁兼容性要求和試驗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39901-2021 | 乘用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S)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 2021-03-09 | 2021-10-01 |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CN201110241614.5 | 模數式電動真空助力系統及氣壓控制的方法 |
2 | CN201621435570.4 | 可聯動解鎖的汽車後排座椅 |
3 | CN201621452953.2 | 用於汽油發動機RCV閥的快速定位工裝 |
4 | CN201420380641.X | 汽油發動機曲軸 |
5 | CN201520141449.X | 發動機曲軸法蘭孔位置度檢具 |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ZL201630066993.2 | 汽車 |
2 | 200930125609.1 | 汽車 |
3 | ZL201010297252.7 | 一種內燃機配氣凸輪 |
4 | ZL201410712745.0 | 用於發動機的配氣機構及具有其的發動機和車輛 |
5 | 200430001016.1 | 旅行車(A) |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21437.3-2021 | 道路車輛 電氣/電子部件對傳導和耦合引起的電騷擾試驗方法 第3部分:對耦合到非電源線電瞬態的抗擾性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21437.1-2021 | 道路車輛 電氣/電子部件對傳導和耦合引起的電騷擾試驗方法 第1部分:定義和一般規定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21437.2-2021 | 道路車輛 電氣/電子部件對傳導和耦合引起的電騷擾試驗方法 第2部分:沿電源線的電瞬態傳導發射和抗擾性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40711.4-2021 | 乘用車循環外技術/裝置節能效果評價方法 第4部分:制動能量回收系統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39851.3-2021 | 道路車輛 基於控制器區域網的診斷通信 第3部分:排放相關系統的需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更多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