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休閒食品產業的銷售額將突破2萬億人民幣。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中國食品產業也呈現出相應的變化與趨勢,這對於中國食品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也帶來了新的機遇。以下對食品發展趨勢分析。
2011年至2016年中國休閒食品銷售量從1350萬噸增長至1625萬噸,CAGR達4%,市場規模從3205億元增長至4520億元,CAGR達7%,且預測到2020年中國休閒食品市場規模將超過6200億元。2020-2025年花生系列食品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指出,我國休閒食品行業年產值由2004年的1931億元增長至2014年的9050億元,CAGR達到16.7%,且預計2015年至2019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由2015年的10589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9925億元,CAGR達到17%。可以看到,不管以什麼口徑進行統計,我國休閒零食行業近年來取得快速成長,且市場空間十分廣闊,休閒零食將充分享受居民收入持續增長以及消費升級帶來的擴容紅利。
2011-2020年中國休閒食品市場規模
隨著人們對飲食安全關注程度的增加,我國一些地區的綠色食品產業已初具規模。但食品行業報告認為,我國綠色食品產業正面臨著環境污染和資源破壞加速而帶來的質量標準水平下降。現從四大趨勢來分析食品發展趨勢。
受益於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推進、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持續增加、食品需求剛性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紅利的逐步釋放,未來食品工業仍將平穩增長,產業規模穩步擴大,繼續在全國工業體系中保持「底盤最大、發展最穩」的基本態勢。據食品發展趨勢分析估測,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預期年增長7%左右,到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有可能突破15萬億元,在全國工業體系中保持最高占比。
食品發展趨勢分析,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是食品工業特有的優勢,產業鏈縱向延伸和橫向拓展的速度加快,大業態發展趨勢日益明顯。縱向延伸方面,完整食品產業鏈加快形成,「產、購、儲、加、銷」一體化全產業鏈經營成為更加普及的業態模式;橫向拓展方面,食品工業與旅遊產業、文化產業、健康養生產業的融合日益加深,食品工業獨有的文化內涵、價值、情懷、意義和體驗被充分挖掘展現,成為「有溫度的行業」。
食品企業將加大融入全球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實現市場空間的「無邊界化」。如主食產品工業化速度加快,家庭廚房的社會化得以實現;高端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的開發加速,使供給和消費需求更加契合。食品發展趨勢分析,食品工業領域國際產能、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日趨廣泛,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將「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布局全球化產業鏈。線上平台已成為食品工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分銷渠道,企業通過電子商務重構市場網絡,培育新的市場需求。
企業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重組步伐不斷加快,將湧現出更多起點高、規模大、品牌亮、效益好、帶動廣、市場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集團,並扛起行業領軍大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食品發展趨勢分析,現代食品工業園區發展壯大,大中小微企業集聚發展,實現土地集約使用、產品質量集中監管、綠色製造共同推進,形成大中小微各類企業合理分工、合作共贏的格局,大企業做強、中型企業做大、小微企業做精,「小、弱、散」格局將得到全面扭轉。
食品發展趨勢分析,在國內要通過在大中城市設窗口,開通綠色通道等措施,不斷提高市場的占有率;在國外要通過開闢運輸航線,設立境外辦事機構,開辦直銷窗口等途徑,增強綠色食品的市場輻射力。在此基礎上,要採取推薦、培訓、選聘等多種形式,不斷培養和壯大經紀人隊伍,建立一支能夠馳騁國內外市場的「流通大軍」,使之成為綠色食品遠銷海內外的生力軍。
更多食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食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