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的旅遊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世界旅遊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疫情給全球旅遊業帶來的經濟損失就可能超過1萬億美元,這也使得全球旅遊業倒退20年。
2020上半年在線旅遊行業的發展。受疫情影響,2020年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將出現負增長。2020全年市場交易規模約為7950億元,同比下降20.97%。
此外,2015-2019市場交易規模(增速)分別為4127億元(31.42%)、5779億元(40.02%)、7426億元(28.49%)、8750億元(17.82)、10059億元(14.96)。用戶規模方面,疫情影響下或加速在線旅遊平台下沉探索速度,用戶規模依舊持保持穩定增長。據「電數寶」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在線旅遊用戶規模約為4.32億人,同比增長4.6%。此外,2015-2019年的用戶規模分別為2.75億人、3.26億人、3.76億人、3.92億人、4.13億人。
從疫情的出現、爆發到後來的逐步控制,攜程、同程藝龍、馬蜂窩等在線旅遊平台在戰疫、自救、復甦三個階段中通過推出退改保障政策、旅遊直播、「安心游」計劃、商家補貼等不同的舉措以應對疫情。
疫情下旅遊業不可避免迎來洗牌與重組,同時這也是旅遊業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而如何在疫情中抓住旅遊業發展的脈絡,在疫情結束後迅速打開新局面,成為平台亟須思考的問題。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旅遊產品升級是行業發展必然選擇。目前,旅遊產品存在大眾化、同質化等問題。在疫情推動下,個性化、品質化旅遊需求進一步提升,旅遊業也孕育更大的市場空間。
國慶節依然是旅遊黃金周,對於旅遊行業來說無疑是個十分振奮人心的信息。不過,作為後疫情時代的首個旅遊黃金周,整個旅遊環境都發生了較大變化。疫情防控下,遊客出行必戴口罩、景區預約限流成為新常態。
與此同時,旅遊消費結構也正在發生著變化。由於境外疫情依然嚴峻,導致原本每年國慶十分火熱的出境游需求下降,而這些境外旅遊消費需求最後都回流至國內,為國內旅遊消費帶來新的增長契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國慶,低線旅遊市場的增長,成為了旅行市場加速復甦的重要推動力。這一點,從旅遊企業在國慶期間的業務表現便可窺一二。
據2020-2025年中國智慧旅遊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了解,整個國慶黃金周同程藝龍之所以能交出如此亮眼的成績單,低線城市的大幅增長是其中的一大重要原因。相關數據顯示,10月1日至10月7日,同程藝龍平台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超過55%,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大交通出票量同比增長超過35%——增速均超過整體水平。
這一增長顯然不會只是出現在國慶節這一特殊時期。業內人士認為,國慶等長假只是下沉市場高度爆發的一個時間點,未來該市場一定是旅遊行業巨大的增量市場。
這一觀點也被包括同程藝龍等在內的旅遊企業所認同。「我國旅遊在線滲透率正加速提升。其中貢獻最大的,正是下沉用戶線上消費習慣的養成。」同程藝龍CEO馬和平表示,「我們相信中國基礎設施的持續發展將為旅遊業帶來無限潛質,而旅遊數位化新基建則將為行業帶來根本性的改變。同程藝龍將通過科技創新強化產品及服務,滿足中國更廣大用戶的出行需求。」
事實上,深耕低線城市、深挖用戶增量,早已成為同程藝龍的重要戰略方向。2019年,同程藝龍便藉助微信流量觸達低線城市用戶,並通過線上廣告、線下地推等資源投入,加大對低線城市用戶的滲透。
而到2020年,在低線城市的動作則更是同程藝龍被行業看到最多的動作之一。例如在服務低線城市用戶出行「第一公里」上,2020年同程藝龍加強了與公交集團、汽車營運商的合作,將服務從機票、火車票的主動脈,延伸到汽車票、船票等毛細血管,通過技術推動旅遊資源的全面數位化。2020年國慶期間,該平台汽車票出票量實現了高速增長,同比增長達100%。
與此同時,同程藝龍提升了「慧行」系統的運算能力,有效改善火車票、機票及住宿的交叉銷售。根據最新情況推出其他增值產品及服務,以響應用戶的需求。同程藝龍還聯合華為智慧助手,為用戶提供簡單、便捷、智能的跨平台、全場景的「管家式」服務,並將陸續接入酒店、景區門票等全出行全場景訂單。以技術為導向的產品及服務,為服務更廣大的低線市場提供了可能。
這些舉措也讓同程藝龍在下沉市場的優勢更加明顯。經過疫情,低線城市消費者開始習慣線上預訂機票、火車票、車票、酒店、門票。小程序即買即走的特性,更促進了低線城市用戶線上消費習慣的養成。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同程藝龍新註冊用戶中來自非一線城市比例已達85.9%。
更多在線旅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在線旅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