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和現實生活的緊密結合,在線旅遊在人們出行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線旅遊平台提供的網上在線自主選擇和訂購服務形式,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喜愛。2016年我國在線旅遊市場前景分析內容如下。
2014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交易 規模達到2798.2億元人民幣,較 2013年增長28.3%。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在線旅遊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預計中國在線旅遊市場規模趨於穩定增長, 預計2017年市場規模達到4983.4億 元人民幣,較2014年增長78.1%。
2012年至2014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呈現爆發式增長,帶動中國在線旅遊移動端市場規模迅速擴大,2014年市場規模達到 1247.3億元人民幣,2015年後增速將逐漸放緩,預計2017年達到3810.6億元人民幣;中國在線旅遊移動端占比逼近PC端,2015年將超過PC端,達到63.7%,預計2017年移動端占比達到76.5%。
不過在線旅遊行業的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近幾年,在線旅遊業進入高速增長期,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保持快速增長,市場交易規模從2009年的619億元飆升至2015年的4237億元。也正因為如此,OTA公司為了奪得足夠的市場份額,展開燒錢大戰,爭取行業話語權。
行業的盈利狀況不佳、整體上持續虧損的原因中首當其衝的是:在線旅遊平台皆在市場投入大與盈利回報低的「泥潭」中深陷。有評論指就出,「燒錢」困境之下,OTA新一輪的整合、併購已箭在弦上。歸根結底,行業向好發展,或仍需從深拓服務、實現增值上下工夫。
OTA為了砸錢營銷甘願處於虧損狀態?即便是「巨頭」也難以長期「巨虧」。OTA必定要尋找新的贏利點。服務仍然是旅遊行業的本質,此外,旅遊企業也可以通過提升服務的價值來實現產品的增值。
或許是看到金融服務業務的紅利,目前各大OTA已紛紛湧入金融市場。攜程成立了攜程金融事業部,先後推出了「程漲寶」和「攜程寶」兩款預付卡理財產品。途牛旅遊網則全面開放分期出遊服務,正式上線旅遊分期付款業務「首付出發」。首批公測名額超過百萬,通過該批次「首付出發」資格審核的用戶,最高可獲2.5萬元信用額度。
與技術創新相結合,在細分領域,開發出更多的新產品和新服務,也是OTA術業有專攻的一大方向。比如在當下的與社交攻略結合、體育旅遊、親子游等各種主題游產品上下功夫。值得一提的是,巨頭們憑藉真金白銀補貼戰無法砌成的競爭力優勢,螞蜂窩卻憑藉一樣不花錢的資源做到了——遊記。「網際網路+旅遊」的想像空間依然巨大,VR旅遊、旅遊直播也正逐步風行,如何以更少的資金在行業內撥得頭籌,OTA們還需學會「巧發力」。
更多在線旅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在線旅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