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經濟的提高居民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對於消費結構的轉變使得星巴克在我國的發展順風順水。星巴克的主要市場也是在上海,今年因為疫情上海封城至今兩個月之久對此市場影響很大。星巴克的性價比低在現在競爭激烈的咖啡市場並沒有特別多優勢,所以後市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5月4日星巴克公布的2022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星巴克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額下降了23%,同店交易量下降了20%,導致中國市場單季實現收入7.4億美元,同比下降14%。近年來發展順風順水的國內咖啡行業第一次品嘗到「焦慮」的感覺。
2022年4月,新一輪疫情衝擊了中國咖啡市場的重要城市——上海。作為全球咖啡館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不僅是中國咖啡消費的核心市場,也是國內咖啡生豆進口、烘焙加工的樞紐,因此疫情也給國內咖啡行業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衝擊。
更重要的是,2020年以來國內咖啡行業迎來了新一輪投資熱,大量資本湧入各類大小咖啡新消費品牌和連鎖咖啡企業,瑞幸咖啡之後國內最大的一輪咖啡「圈地運動」也正在進行之中。持續的疫情影響,讓行業面臨的不確定性與日俱增。
從去年開始,整個中國的咖啡市場幾乎是一個大規模快速市場發展的狀態之中,大量的企業如雨後春筍一樣湧現,大家熟悉的瑞幸咖啡已經實現了起死回生,甚至在業務增長的速度之上,比星巴克的速度還快,很多之前星巴克的鐵桿粉絲都開始轉向瑞幸。
包括比較走紅的 manner 咖啡,以及大量的便利店咖啡也開始快速出現,對於星巴克來說單純的咖啡產品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市場的需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其實星巴克一直都處於比較被動的局面。
一位不願具名的咖啡分析人士認為,星巴克第二財季全球範圍內收入的「亮眼」離不開2021年以來的多次提價。「從帳面看,客單價確實上漲了,但是否屬於健康理性的上漲,需要持續觀察。」該人士認為,健康理性的客單價上漲,基於消費者消費力上升、產品SKU豐富度上升;而相反的是,在報復性消費熱潮下,通過漲價讓客單價看上去「美觀」。
星巴克咖啡在我國市場占比很大,也算是貴族咖啡在國內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內的咖啡品牌逐漸占據市場對星巴克來說感受到了壓力,消費者的選擇多了星巴克不再是必選。
更多咖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咖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