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全球對健康飲食需求的增加,蔬菜行業在2025年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數據顯示,蔬菜種植面積和產量持續增長,市場對高品質、多樣化蔬菜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修文縣作為貴州省中部的重要蔬菜產區,近年來在蔬菜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也面臨一些挑戰。本文將探討修文縣蔬菜產業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的發展對策。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蔬菜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修文縣近年來按照「穩糧保供、糧菜結合、集中連片、規模推進」的發展思路,積極支持蔬菜產業發展。全縣蔬菜種植面積已達2.373萬公頃,複種指數達1.88,蔬菜總產量達61萬噸,產值達16.5億元。修文縣已成為貴陽市主要的「菜籃子」保供基地,是全國580個蔬菜生產大縣和100個蔬菜信息監測重點縣之一。通過打造6條蔬菜產業帶,修文縣初步形成了0.533萬公頃的夏秋冷涼蔬菜板塊和0.733萬公頃的冬春喜溫蔬菜產業板塊,建成各類蔬菜基地1.266萬公頃。
修文縣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優化蔬菜品種結構,滿足市場多樣性需求。全縣蔬菜主栽品種涉及10大類27個品種,初步實現了周年生產、四季常青、按需上市。蔬菜生產從以冬夏菜、大路菜、露地菜為主向四季菜、精細菜、特色菜、設施菜並重轉變。7至10月季節性上市的蔬菜有番茄、辣椒、茄子、菜豆等4個種類,種植面積0.466萬公頃,上市量21萬噸;周年上市的有大白菜、結球甘藍、青菜等23個種類,種植面積2萬公頃,上市量40萬噸。
修文縣依託貴陽農產品物流園,加強農村經紀人等營銷主體培育,全面拓展銷售渠道。目前銷售方式主要有域外客商到基地採購、本地經紀人到基地收購、生產經營主體直銷3種,年銷售蔬菜43萬噸,占總產量的70.5%。其中,外地客商和本地經紀人收購的蔬菜主要銷往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和湖南、重慶等省外市場,年銷售蔬菜15萬噸,占總產量的24.6%;生產經營主體直銷以省內市場為主,主要銷往本縣市場、貴陽農產品物流園及貴陽市周邊市場,年銷售量28萬噸,占總產量的45.9%。
隨著蔬菜產業發展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市場化水平不斷提升,修文縣初步建成了集商品育苗、采後處理、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等融合互動的全產業鏈。全縣培育了4家蔬菜集約化育苗企業,年育商品苗2億株以上。貴陽農產品物流園配套中央廚房3萬平方米、分揀配送中心3.7萬平方米、冷庫30萬立方米,已成為「黔貨出山」的橋頭堡。此外,縣內蔬菜經營主體有采後處理設施設備1387套、冷庫8170立方米,培育了3家以辣椒為主的加工企業,年加工蔬菜2500噸。
儘管修文縣蔬菜產業發展迅速,但仍面臨一些挑戰:
基礎條件不足:部分蔬菜基地缺乏機耕道和小水池,田間道路通達度不夠,宜機化程度低,抗災能力不強。全縣蔬菜大棚僅60公頃,露地噴滴灌、管網到田僅233.3公頃,避雨栽培、水池一體化等配套設施不足。
技術支撐不足:縣鄉兩級缺少蔬菜專業技術人員,技術服務無法做到全覆蓋,新品種、新技術推廣難以普及。鄉鎮農技人員事務繁雜,難以集中精力開展技術指導。
組織化程度不高:缺乏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不少生產基地都是農戶各自為陣的小農生產,缺乏有效的組織管理,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水平不高。
產銷對接不充分:全縣農村經紀人僅20餘人,規模小,收購品種不多。「合同種植」覆蓋面小,「訂單生產」數量不多。缺乏包裝上市蔬菜,品牌培育滯後,線上銷售困難。
全產業鏈發展水平較低:全縣蔬菜加工轉化主要是采後處理、冷鏈物流等初級加工,精深加工品種單一且規模較小,以辣椒為主,年加工量僅為2500噸,沒有醬制類、泡製類等加工型蔬菜產品。農旅融合不深,觀光蔬菜有待開發拓展。
為推動修文縣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優化菜地資源配置:整合土地資源,滿足蔬菜產業發展用地需求。蔬菜行業分析指出,採取「水稻+蔬菜」「玉米+蔬菜」等糧油輪作方式發展蔬菜生產,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
強化基礎設施配套:加強產業基地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推進道路硬化到園、溝渠貫通到園、電力設施到園、物理生防到園、機械作業到園「五個到園」。加強蔬菜大棚、噴滴灌設施、水肥一體化設施、避雨栽培設施等設施建設,加快設施蔬菜發展。加強冷庫、采後處理設施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提高蔬菜商品率和市場競爭力。
強化產業科技支撐:充實縣鄉技術服務力量,加強與中國農業大學、貴州大學、貴州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的溝通合作,建立科技服務體系,做好新品種、新技術的儲備和集成示範應用。多渠道多形式開展蔬菜生產技術培訓,提高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到位率和覆蓋率。
豐富生產組織方式:加強蔬菜生產企業的引進和培育,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或「企業+農戶」的模式進行生產。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培育和支持,採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進行生產。加強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培育,支持社會化服務組織配套農機具等設施設備,積極開展代耕代管、病蟲害統防統治和采後處理等社會化服務。
深入推進產銷對接:加強農村經紀人培育,打造營銷經紀人隊伍。優化營商環境,做好外地客商收購的協調服務工作,推進「訂單生產」「合同種植」。支持大型零售企業、批發市場參與蔬菜生產基地建設,發展社區直供、超市直銷等營銷模式。抓好蔬菜「兩品一標」認證工作,培育打造蔬菜品牌,推進品牌營銷。
加強全產業鏈建設:加強蔬菜加工企業的引進和培育,依託貴陽農產品物流園,打造全省蔬菜精深加工聚集區。擴大蔬菜初加工規模,配套完善相關設施,發展保鮮、烘乾、清洗、分揀、包裝等倉儲設施和商品化處理。推進粗製加工與精深加工融合發展,開發醃製、干制、泡製、醬制等初加工和精細加工蔬菜產品,延長產業鏈。依託當地景區景點帶動,推進觀光蔬菜發展,促進農旅融合。
總結
2025年,蔬菜行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修文縣作為貴州省中部的重要蔬菜產區,在產業規模、結構優化、銷售渠道拓展和全鏈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然而,仍面臨基礎條件不足、技術支撐不足、組織化程度不高、產銷對接不充分和全產業鏈發展水平較低等問題。通過優化菜地資源配置、強化基礎設施配套、強化產業科技支撐、豐富生產組織方式、深入推進產銷對接和加強全產業鏈建設等對策建議,修文縣有望進一步提升蔬菜產業的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全省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更多蔬菜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蔬菜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