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廣州二手房市場:置換潮下的價格博弈與成交動態

廣州二手房市場:置換潮下的價格博弈與成交動態

2025-05-16 01:05:46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廣州二手房市場呈現供需活躍態勢。隨著置換需求集中釋放及新房供應增加,買賣雙方對價格的議價空間顯著擴大,4月全市二手房成交量突破9800套,同比增長8%,但成交均價環比微降1%。不同區域與戶型表現分化明顯,老城區中小戶型成為交易主力,而改善型買家則更關注核心地段房源的性價比。

  一、置換需求推動市場活躍度提升,價格博弈加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二手房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廣州二手房市場的熱度在4月持續攀升。數據顯示,當月全市二手住宅成交9841套,同比上漲8%,創下年內新高。這一增長主要源於業主置換需求與購房者「撿漏」心態的疊加效應。以海珠區為例,部分大型成熟社區如逸景翠園的三居室房源放盤價從此前5.8萬元/平方米降至3.9萬元/平方米,降幅超30%。市場人士指出,新房市場競爭加劇促使二手房業主主動調降價格以加速成交,尤其是一些樓齡較長、戶型較小的老小區成為降價主力。

  二、議價空間擴大,中低價房源成交易核心

  當前廣州二手樓市的成交結構正向中低價位傾斜。數據顯示,單價3萬元/平方米以下的二手房占比接近七成,帶動全市網簽均價降至2.7萬元/平方米左右。買家對價格敏感度顯著提升,推動平均議價空間擴大至7.7%,部分老城區如越秀、荔灣甚至達到13%。例如,荔灣區某「網紅盤」兩房房源以約1.86萬元/平方米成交,較市場預期進一步下探。降價策略有效加速了中小戶型的去化速度,尤其是70平方米以下剛需房源在越秀和荔灣分別占成交總量的52%與40%,成為支撐區域成交量的主要力量。

  三、老城區交易分化:核心區位優勢與新房分流並存

  作為廣州傳統核心地段,越秀區與荔灣區二手房市場呈現「兩極」特徵。儘管越秀區二手均價達4.39萬元/平方米(掛牌參考價5.24萬元/平方米),其成交主力仍以70平方米以下小戶型為主,占比超五成。這反映出買家在優質學位資源和成熟配套吸引力下,更傾向「趁低吸納」性價比房源。而荔灣區則面臨新房項目的直接競爭,如萬科、保利等房企推出的高得房率「新規產品」,價格優勢明顯分流了部分二手房客群。數據顯示,4月荔灣成交活躍的20個小區中,85%出現均價同比下降,進一步倒逼業主降價。

  四、「賣一買一」置換鏈承壓,買家策略分化凸顯

  隨著政策環境優化,「賣舊買新」的置換需求持續釋放,但交易鏈條效率成為關鍵瓶頸。部分急於出手的業主選擇以低於市價5%10%的價格加速成交,而改善型買家則更謹慎篩選核心地段房源。例如,珠江新城、天河公園等高端片區的大戶型二手房保持穩定成交量,反映出對地段和產品稀缺性的認可。與此同時,越秀區因新房供應稀缺,二手房仍占據主流交易地位,買家普遍認為其教育資源與生活配套的不可替代性值得「低位布局」。

  總結

  廣州二手房市場在置換潮與供需變化下呈現結構性分化:價格博弈推動成交量增長,但區域與戶型表現差異顯著。老城區憑藉核心資源吸引剛需客群,而新房競爭加劇倒逼降價;改善型買家則更關注地段與產品力的平衡。未來,隨著政策進一步鬆綁及市場預期修復,二手房交易效率有望提升,但短期內價格仍將在買賣雙方博弈中持續調整。

更多二手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二手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