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4月,全國房地產市場延續價格趨穩態勢,但結構性特徵凸顯。最新數據顯示,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表現平穩或小幅回落,同比降幅繼續收窄,其中一線城市新房價格同比下降2.1%,二線城市二手房價同比下跌6.5%。政策效果顯現與區域供需差異交織下,市場修復進程呈現多維度分化特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房價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4月新房價格環比持平或微降的背景下,上海(+5.9%)、杭州等18個城市逆勢上漲。一線城市中,上海成為唯一房價同比正增長的城市,而北京、廣州分別下降5.0%和6.3%,深圳降幅收窄至3.0%。二線城市如太原、合肥新房價格同步回升,三線城市烏魯木齊、泉州也呈現小幅上漲趨勢。這表明核心城市對優質資源的吸附能力持續強化,但部分區域仍面臨需求分化壓力。
與新房市場相比,二手房價格恢復力度較弱。4月僅贛州、成都等5個城市房價同比上漲,北京二手住宅同比下降1.0%,廣州跌幅擴大至7.4%。一線城市中上海成為唯一保持相對平穩的城市(-0.6%)。值得注意的是,重點城市二手房庫存結構變化顯著,優質房源去化加速可能倒逼市場交易質量提升。專家指出,如何激活高性價比房源入市是二季度關鍵課題。
1-4月房地產交易價格總體穩定,北京、杭州等熱點城市活躍度回升印證政策邊際改善效果。但需警惕的是,二三線城市新房同比仍分別下降3.9%和5.4%,二手房市場調整壓力更甚。當前剛需釋放與改善需求銜接存在斷檔,部分區域去化周期延長加劇庫存風險。業內人士強調,構建「好房子」供給體系、推進保障房建設等政策協同發力迫在眉睫。
總結
2025年房地產市場呈現「環比企穩、同比收窄」的雙向修復態勢,但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核心城市憑藉資源集聚優勢展現韌性,而多數二三線城市仍處深度調整期。隨著政策效果持續釋放,需進一步優化需求端刺激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協同效應,通過強化保障性住房建設、推動城市更新等舉措,加速市場從被動去庫存向主動調結構轉型。唯有精準施策化解區域分化壓力,才能真正實現行業平穩健康發展目標。
更多房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房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