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5月最新數據顯示,天津市房地產市場呈現顯著分化態勢。新房價格在「好房子」新規及優質樓盤集中入市的推動下環比上漲0.4%,而二手房價格則延續調整趨勢,環比微跌0.2%。政策端對產品品質的升級要求與信貸環境優化,成為當前市場結構性變化的核心驅動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房價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天津市4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增長0.4%,與杭州並列全國第二位,僅次於上海和大連。這一漲幅延續了年初的回升趨勢——1月和3月分別上漲0.3%。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政策引導下的產品升級是關鍵因素:自2023年天津修訂《住宅設計標準》後,「層高不低於3米」「優化空間布局」等新規促使開發商推出更多高品質樓盤。例如西青區金地·時光印項目通過架空層改造和戶型創新,以1.5萬元/平方米的單價吸引剛需與改善型客戶。
與此同時,房貸利率進一步下調至3.05%,較此前降低0.1個百分點。以總價200萬元新房計算,純商貸月供減少約92元,疊加政策利好,購房者支付壓力顯著緩解。4月以來,城投春上拾光、中建理想城等項目集中入市,推動改善型需求加速釋放,帶動核心區成交量占比提升至27%。
天津市通過優化住宅設計標準和開發規範,推動房企突破傳統模式。例如「立體庭院」「錯層露台」等創新設計提升了空間利用率,而政策對架空平台、陽台等功能區域的界定也增強了居住舒適度。這種供給側改革使新房市場形成「政策-產品-需求」的良性循環,核心區域如和平區、河西區的新房成交均價同比上漲6%,進一步擴大了一二手房價差。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二手房市場的持續調整。截至2024年5月,天津鏈家網掛牌量接近20萬套,其中樓齡超20年的老舊小區占比約31.7%。4月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0.2%,同比降幅收窄至3.7%,但核心區外區域如薊州、靜海等遠郊板塊仍面臨較大去化壓力。信貸數據顯示,當前二手住宅成交套數占全市交易總量的70%以上,但「以價換量」現象突出,部分業主議價空間有限。
從區域表現看,4月天津中心城區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增長10%,而環城及濱海新區同比下滑8%-45%。市場人士分析指出,「中心穩、外圍冷」的格局與政策引導下資源向核心聚集的趨勢一致,同時剛需群體因核心區價格門檻過高,逐步轉向西青區中北鎮等近郊板塊。
總結
天津市房地產市場在2024年呈現鮮明的結構性特徵:「好房子」新規推動新房品質升級與價格穩增,而二手房因供給過剩和價格調整壓力持續承壓。信貸寬鬆政策短期內為剛需群體減輕負擔,但長期看,產品差異化競爭與區域分化趨勢或將進一步加劇。購房者在選擇時需結合自身需求,核心區改善客戶更傾向新政後的高品質新房,而預算有限的剛需則可能轉向近郊次新房或價格回落明顯的二手房源。
更多房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房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