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財政部關於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限額管理的實施意見》之後,地方存量債陸續置換為政府債券。如今隨著原定於2018年結束的債務置換工作,提前至2017年,致使2017年地方債發債規模將維持6萬億,基本與16年持平,也就是零增長。
據了解,出於風險考慮,2017年赤字率恐不會突破3%,分配上可能會向地方傾斜。原定於2018年8月份結束的債務置換工作,將在2017年加快推進,地方實際需要置換額度可能不會超過2016年的5萬億。
2016年,地方債放量發行規模超6萬億,包括1.18萬億新增債券和4.87萬億存量置換債券。
2017年地方新增債券,取決於2017年赤字率安排,以及中央和地方赤字規模分配。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出於風險考慮,2017年赤字率恐不會突破3%,分配上可能會向地方傾斜。不過,具體赤字安排,還有待2017年3月份全國兩會審議通過。
按照財政部三年左右窗口期,鎖定的15.4萬億地方存量債將陸續置換為政府債券。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指出,2017年將加大存量置換工作。據小編了解,原定於2018年8月份結束的債務置換工作,將在2017年加快推進,地方實際需要置換額度可能不會超過2016年的5萬億。加上新增債券,2017年的地方債發債規模或仍約6萬億。更多行業信息可查閱2016-2021年中國債券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
【補充】「地方債」(全稱:地方公債),指有財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及地方公共機構發行的債券,是地方政府根據信用原則、以承擔還本付息責任為前提而籌集資金的債務憑證。
更多債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債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