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指出,近期市場趨弱是市場結構、流動性轉弱和季節效應共同引起的,目前看季節性回調尚未結束。當前A股面臨關稅帶來的宏觀經濟和美元指數的不確定性,國內經濟增長和通脹低迷的衝突,指數向上突破阻力位動能不足而向下大跌風險有限。因此短期市場上下空間皆有限,預計仍以指數震盪整固和行業快速輪動為主要特徵。四月首先重視紅利避險和一季報超預期方向。「決斷時點」或在4月底到5月出現。中長期依然維持戰略樂觀判斷,關注經濟超預期或科技新催化,重視科技和順周期主線的結構性機會。行業重點關註:銀行、汽車、家電、小金屬、公用事業、傳媒等。主題關注貴金屬、央企重組等。
更多經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經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2025年3月,隨著春節後企業經營活動逐漸恢復,中國經濟景氣度繼續攀升。近日公布的3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51.2,高於上月0.4個百分點,為四個月來新高;財新中國服務業PMI上升0.5個百分點至51.9。兩大行業景氣均回升,當月財新中國綜合PMI上升0.3個百分點,錄得51.8,為四個月以來最高。
銀河證券研報表示,3月份,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PMI均處在擴張區間展現了我國經濟的韌性,搶「兩新」和搶出口推動生產端的持續擴張,新訂單指數的較高增長來源於一季度政府支出擴張、兩新政策的持續發力以及外需吞貨。不過價格指數尤其是出廠價格的持續低迷抑制企業的利潤,也意味著企業「內卷」的現象仍然存在,而更深層的原因仍或是企業對目前需求上升的可持續性的觀望,尤其是出口未來或進一步承壓,以及居民消費暫時沒有起色。政策對內卷和內需的改革還要耐心等待,29日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將著力整治汽車行業無序競爭等亂象;部分需求政策有待進一步落實、落地,如育兒補貼、城中村改造方案等。映射到投資上,短期經濟結構性復甦的特徵依舊明顯,新質生產力相關行業表現更好,銀河證券仍然看好兩個方向:分子端,財政政策明確支持的消費和機械板塊;分母端,繼續看好風險偏好和流動性改善驅動的科技成長。
貝萊德CEO拉里·芬克表示,川普的貿易戰已將投資者對全球經濟的焦慮推至近年來的最高點。以美股市場為例,基準指數標普500指數和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目前正經歷近三年來最糟糕的季度表現。穆迪已將美國經濟衰退的機率從15%上調至40%,而高盛則將其預測值從20%提高至35%。
滙豐經濟學家Yun Liu和Madhurima Nag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新加坡經濟今年可能面臨挑戰,儘管2024年的GDP數據樂觀。他們表示,儘管新加坡並非美國的直接目標,但全球貿易動盪可能給其增長前景蒙上陰影。他們補充說,新加坡是東協中唯一一個貿易逆差且與美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的經濟體。不過他們表示,如果美國威脅徵收的關稅成為現實,那麼高度依賴貿易的新加坡經濟增長可能會面臨下行風險。
國際清算銀行(BIS)總裁卡斯滕斯(Agustin Carstens)在博鰲亞洲論壇「不穩定世界中尋找貨幣與金融穩定」分論壇上視頻致辭時表示,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全球經濟比較艱難,雖然通脹有所回落,復甦仍有待確定。但是現在看起來,2025年全球經濟軟著陸的機率很大。
花旗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新加坡的宏觀經濟前景可能依然脆弱,因為開放的經濟使該國更容易受到全球貿易的影響。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在博鰲亞洲論壇表示,《哪吒2》橫空出世是國運級事件,因中國經濟面臨再平衡,需提升消費尤其是服務消費。《哪吒》證明中國文娛消費的潛力,若出現十倍、二十部類似作品,服務消費占比可突破30%,提振對經濟結構再平衡的信心。這背後需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推動金融體系改革,形成正向反饋機制。
對於如何提振民營企業預期,姚洋認為,首先要把經濟「打上去」,只要把這個問題解決,民營企業家的信心可以回來70%。其次,是要改善逐利性執法,解決對民營企業的拖欠問題。「逐利性執法以及拖欠民企背後的原因是地方政府沒錢了。今年兩會對於解決這一問題也邁出了很大一步,即發行4.4萬億元專項債。」姚洋建議,「中央政府還可以再發一個,比如2萬億元的特別國債給地方政府解決這一問題,民企壓力將有望得到大幅緩解。」(北京商報)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