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几年中,中國已經從成品油進口大國轉而成為亞太地區主要的成品油淨出口大國。隨著國內成品油供大於求形勢愈加嚴重,成品油市場迫切需要加大出口。
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0年12月17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155元和150元。折合升價92號汽油上調0.12元,0號柴油上調0.13元。成品油零售限價年內首次出現「三連漲」。
記者梳理髮現,本次上調政策落實之後,2020年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共歷經7次上調、5次下調、12次不作調整。卓創資訊指出,漲跌互抵之後,汽油累計下調1385元/噸,柴油累計下調1335元/噸,折升價後,92號汽油下調1.09元,0號柴油下調1.14元。
本輪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上調政策落實之後,消費者出行成本繼續提高,以油箱容量在50升的家用轎車為例,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較之前增加6元左右。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8升的小型私家車為例,到下次調價窗口開啟(2020年12月31日24時)之前的半個月時間內,消費者用油成本將增加9.6元左右。物流行業支出成本同樣將迎上漲,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升的重型卡車為例,未來半個月內,單輛車的燃油成本將增加247元左右。
截至12月16日,國內主營92號汽油理論利潤為1542元/噸,地方煉廠92號汽油理論利潤為1976元/噸。柴油方面,國內主營0號柴油理論利潤為677元/噸,地方煉廠0號柴油理論利潤為1268元/噸。
從後期走勢來看,預計本輪成品油零售限價上調政策落實後,國內汽油、柴油批發價格有望再度上推,但幅度或不及政策落實後零售價格上調幅度。目前終端需求表現較為疲軟,市場成交或難有明顯改善,汽油、柴油價格出現接連寬幅上漲的可能性偏低。綜合考慮下,預計下周期國內汽、柴油批零價差維持窄幅波動的機率較大。
新一輪計價周期開始,重新計算後的原油變化率或處正值範圍,這也意味著下一輪調價初期為上調預期,成品油零售限價「四連漲」局面的可能性偏大,調價窗口在12月31日24時。但考慮到國際原油市場情況,最終的成品油調價政策仍存不確定性。
對2020年最後一輪調價政策持小漲預期,漲勢預計繼續收窄。但疫苗利多可支撐調價走完10個工作日,當然,來自原油供應過剩和歐美疫情反彈等方面的利空消息將稀釋潛在漲幅。目前最新的數據模型顯示,首輪第一個工作日漲幅應在70元/噸左右,若原油行情持續向好,將以零售限價「四連漲」收尾。
國內成品油價格持續上漲且此輪波動空間較大,持續上漲背後是否面臨回調風險,另外油價能否還具有強勁上行驅動力,關於此輪油價何時觸頂以及情緒變化時間點,本文將做一些周期性邏輯的剖析以及推理。
近期國內成品油市場全線飄紅且不時向上突破至一定高點,供給端靠低位庫存推價意向濃重引導油價不時沖高,貿易商投機性需求積極回應,聯動終端開始入市參與因擔憂價格變化太快引起採購成本逐漸走高,市場圍繞著庫存低位以及集采訂單增加、原油堅硬等主要要素提振成品油市場迎來了年內牛市。
據2019-2024年中國原油加工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數據統計,此輪成品油漲價的發源地山東地煉92#汽油均價相比近前期低點上漲770元/噸,國六柴油均價相比前期低點上漲580元/噸上方。
近期油價上漲始料未及上漲初期市場仍存在疑慮,擔憂市場稍縱即逝疾速走低,關於柴油3800元上方操作仍持慎重心情,風險偏好心情較濃,但是隨著油價打破阻力位後市場開端一發不可拾掇,漲幅根本維持在50-100元左右,全國紛繁響應隨行就市跟漲,此時下游仍在掙扎補貨意願不高,不過當看到市場並未呈現回調跡象後,終端開啟補貨形式,山東地煉在最近十日產銷比均在110-120%左右,庫存持續低位運轉愈加刺激煉廠推升油價意願,隨著不時收高,山東地煉柴油也是錄得了自5月中旬以來的高位,汽油錄得自3月上旬以來的高位。
更多成品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成品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