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年,放眼今日之廣東,在繼續改革開放的征程上不斷呈現著嶄新風貌。我們將著眼於與廣東普通百姓生活相關的衣、食、住、行,用40年數據,從民生小切口,描繪廣東改革開放大成就及百姓獲得感。
「有沒有吃飯?」「吃了,您呢?」每次打電話回家,你與母親的對話是不是通常這樣開始?民以食為天,改革開放40年,讓老百姓感受最真切的就是菜籃子、米袋子。經濟快速發展改善食品供給,從「填飽」到「吃好」反映的是生活水平提升,同時,用於食品消費的支出占比大幅下降,比如城鎮居民家庭當中,1985年占比高達63.7%,到了2016年降至32.9%,更加多元的消費也意味著生活質量的優化。
餐桌豐盛
「低指標,瓜菜代,吃得飽,餓得快,腫了大腿,腫腦袋」,物資缺乏的時代,人們對於飲食的追求莫過於吃頓飽飯。居民購買副食品限量憑票供應,肉禽蛋魚等長期短缺,很多家庭的日子過得「精打細算」,比如買肉專愛挑肥的,為的就是回家能再榨點豬油改善伙食。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廣東率先在全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經濟和人民生活發展水平迅速提高,1985年廣東居民總體進入溫飽生活階段。1988年全國實施「菜籃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產和蔬菜生產基地及良種繁育、飼料加工等服務體系。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前,「菜籃子工程」重點解決了市場供應問題,扭轉副食品供應長期短缺的局面。
副食品市場價格放開,生產量迅速增長,餐桌呈現前所未有的豐盛,肉禽蛋魚等消費大增。1978年,廣東城鎮居民人均消費豬肉19.68公斤,相當於人均每天吃1兩豬肉;到了2010年達到32.01公斤,相當於1.8兩豬肉,增幅63%。而曾經是餐桌主角的「醃菜」,則逐漸變成了調味菜———1982年城鄉居民人均每天醃菜攝入量是14克,2012年已下降到3.9克,降幅72.1%。
可見,居民食品消費已由數量增長向質量提高演變,以肉類為核心的傳統動物性食品消費走向多樣化,相比粗糧,細糧成主角,如1992年城鄉居民膳食結構中穀類占66 .8%,動物性食物占9 .3%;到2012年,穀類占比已降至53.1%,動物性食物占比增至15%。而且,人們更加意識到飲食健康的重要性,像鮮奶的消費,2016年相比1985年增加了5倍。
消費升級
通過食品支出占比來評價富裕程度的恩格爾係數,曾被國人廣泛關注。1978年,廣東城鎮居民人均食品消費支出266 .4元,恩格爾係數高達66.6%,2001年降至38.2%,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613 .33元,其中食品消費支出9421.58元,恩格爾係數32.9%,到了2017年則降至32.16%。這些都得益於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帶來的老百姓收入增長,財富積累。
近七成支出花在吃以外,意味著有更多財富進行其他消費,教育文娛、醫療保健的消費支出都在增長。如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發展報告》前言中指出,我國正呈現消費層次由溫飽型向全面小康型轉變;消費形態由物質型向服務型轉變;消費方式由線下向線上線下融合轉變;消費行為由從眾模仿型向個性體驗型轉變的趨勢。市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如今更加表現在對休閒、健康、綠色生活的追求,恩格爾係數的「退場」也漸成趨勢。
居民消費貧困型階段:以基本生活消費為主的初級階段(1978年以前),城鎮居民消費一直處於較低水平,城鎮居民70%以上消費要用在衣食溫飽方面,消費水平低,消費結構不完善。食物消費平均化,食物結構雷同單一,屬於糧食型食物結構,膳食結構以植物性產品為主。
居民消費溫飽型階段:以普及家用電器為主的購置生活必需品階段(1980-1990年),改革開放後城鎮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基本衣食方面需求得到滿足後,城鎮居民消費情況呈現集中、超前和趨同三個性質,對耐用品消費達到最高峰。食物消費量上升,食物結構多樣化,膳食質量改善。
居民消費小康型階段:以電子信息產品及服務性消費為主購買選購品階段(1991-2000年),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不斷下降,邁進小康水平的消費,消費目標逐漸轉向醫療、交通以及居住等方面。食物結構呈現多元化,膳食結構朝著動植物食物並重型的模式轉變。
居民消費現代型階段:以住房、私人轎車為主的購買特殊品階段(2000年至今),城鎮居民工資水平增加,消費水平大幅提高,消費結構加快轉型升級,居民生活消費向享樂型轉變。形成有中國特色的、較合理的居民食物消費與營養結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