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行業投資回報率下降,石油公司進入戰略調整期,重組整合可能增加。總體上看,未來較長時間內油氣仍是全球能源供應的主力軍,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比例仍將保持在50%以上。儘管如此,由於未來幾年全球油氣供需總體寬鬆,價格處於低位,雖然總體有利於世界經濟復甦,但將刺激油氣需求進一步增長,加大供應壓力。以下對油氣工程發展前景分析。
2016年,油氣行業困境依舊。世界石油供需再平衡尚需時日,國際油價低位運行;LNG產能計劃投放量集中,天然氣資源過剩加劇。美國成為新的油氣出口國,影響市場的能力進一步強化;油氣行業併購重組活動趨於活躍,行業格局調整值得關注。
油氣仍然是保障世界能源安全的重要資源,然而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清潔、高效、安全、低碳是油氣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BP集團執行副總裁戴尚亞表示:「預計可再生能源革命將繼續,2035年前的年均增速將達到7%。」為響應巴黎氣候協議號召,各國紛紛將發展可再生能源提上日程,許多大石油公司已經開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業務。
目前整個油氣行業都在與低油價進行抗爭,未來市場會迎來再平衡,這取決於兩個指標。一是美國頁岩油氣產量放緩速度,美國頁岩油正充當油價調控角色,預計今年美國頁岩油投資將增長53%,在美國有充足的資源、最好的技術、獨特的管道、財稅基礎、土地所有制度和政府支持,美國頁岩油氣產業將影響世界能源價格。二是原油庫存下降程度。但在這一進程中,也會遇到很多未知的問題,比如近期奈及利亞和利比亞這兩個沒有參與減產的歐佩克國家產量大幅增長,都意味著市場再平衡速度將放緩。在可預見的未來,油價可能將繼續徘徊在45美元/桶到65美元/桶之間。
與會的來自政府、油氣行業、學術界和社會在內的所有利益攸關者均強調世界能源系統正在經歷重大變革,很多產油國生產商都在這次油價周期受到很大衝擊,有財政上的負擔,有經營的壓力,石油行業必須通過合作來保障能源未來。其中,歐佩克強調需加強與美國等非歐佩克國家的合作,保證石油供應安全和市場穩定,畢竟單方面努力都是有局限的。頁岩革命讓美國重返產油大國的地位,在去年歐佩克商議減產時,來自美國等非歐佩國家的產量就一直在上升,使歐佩克減產收效甚微。
中國石油需求增速減緩,繼續呈現「汽快煤高柴低」的特徵,原油進口權和成品油出口權的放開以及煉廠審批權的下放,煉油和銷售環節的市場主體增加,競爭愈加激烈;環保趨嚴、氣價下調,天然氣需求增速回升,資源供應總體充足,但季節性矛盾難以緩解。油氣行業改革方案出台,將加快全行業市場化改革進程。
更多油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油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