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石油天然氣領域改革是眾多改革事項的重中之重,涉及到油氣行業數十萬億元的資產規模和數百萬的從業者利益。改革油氣產品定價機制,有效釋放競爭性環節市場活力。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發揮市場決定價格的作用,保留政府在價格異常波動時的調控權。以下對油氣工程市場規模分析。
2015-2020年中國油氣兩用炒-溫工程灶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拓展國際能源市場是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不斷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的現實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石油工程企業已經深度參與到了國際原油勘探和開採市場中,不僅保障了我國原油供應的多元化,而且鍛鍊出一批在國際石油工程市場有競爭力的企業。在新的國際政治大環境下,面對複雜的國際原油市場變化,如何更好地把控和站穩國際市場,是我國石油工程企業需要考慮的戰略和現實問題。
隨著近年來原油市場大幅度下跌,作為原油上游市場的國際原油工程市場面臨的寒冬仍沒有根本好轉,國際石油巨頭紛紛出現虧損。2016年2月2日,英國石油公司(BP)公布2015第四財季出現大幅虧損,2015全年稅項、利息前收益從2014年的盈利81億美元降至虧損52億美元,這是20年來最嚴重的年度虧損,並準備出售位於阿拉巴馬州迪凱特的石化工廠。美國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也出現了巨額虧損,2015年度第三季度實現利潤42.4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利潤幾乎是「腰斬」,營業收入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尤其是勘探和生產利潤同比銳減79%。我國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油企近年來也深受國際市場原油深度調整的影響,面臨著結構調整的戰略性任務。
2016年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市場價值規模嚴重萎縮,市場規模比上年下降約34%。2017年國際油價企穩回升,促使石油公司擴大油氣勘探開發投資規模,海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市場呈現復甦跡象。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劉兵認為,「海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市場正在走出低迷」;石洪宇和吳謀遠認為,「2017年以來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業緩慢復甦,北美地區為國際油服行業的收入增長點。大油服公司開始擴大經營規模,瞄準深水市場,通過結盟或合資降低作業成本,同時利用高科技產品和技術搶占市場。」
20世紀初期,全球油氣鑽井工程服務企業與石油公司多採取混合經營的模式。隨著行業的不斷進步,油氣產業鏈向著專業化分工發展,油氣鑽井工程服務企業開始逐步從油氣公司中剝離。至上世紀30年代,全球油氣鑽井工程服務已基本形成獨立行業體系。
油氣鑽井工程服務行業市場受全球勘探開發投資影響較大,全球約40%以上的勘探開發投資用於油氣鑽井工程服務。據巴克萊集團統計顯示,2012年全球油氣勘探和生產的資本開支將達到6040億美元,較2011年的5440億美元增長11%。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2013年增速將有所放緩,全球勘探開發投資額預計可達6440億美元。按比例推算,2013年全球油氣鑽井工程服務市場規模約為2,576億美元。
總體看來,在我國能源需求不斷增長的大背景下,我國為降低油氣對外依存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將繼續增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這將帶動油氣鑽井工程服務行業的發展,預計未來幾年,我國油氣鑽井工程服務市場規模將保持10%左右的複合增長率,預計2015年將達到1922億元,油氣鑽井工程服務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更多油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油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