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物業管理市場規模約58902.49萬元,2017年我國物業管理市場規模達62783.58萬元,預計到2018年我國物業管理市場規模突破70000萬元。以下是物業管理市場規模分析。
我國物業管理行業在過去十幾年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在每年新房的穩定竣工、物業服務滲透率的逐步提升以及高品質物業服務的強勁需求支撐下,預計未來5年行業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到2021年物業管理市場規模突破8000億元。
我國第一家物業管理公司誕生於1981年的深圳,此後的行業發展,推動《物業管理條例》在2003年出台,《物權法》2007年出台讓業主和物業管理權利與責任更加清晰。物業管理市場分析,2014年放開物業費價格實行市場調節,一夜之間助力物業行業發展進入新的時代。
物業管理行業經歷了粗放式發展到規範發展階段,中國房地產市場「誰開發、誰管理」造就了全國分散競爭、集中度弱的格局。行業中具備開發商背景的物業管理公司占比80%,20%僅為獨立物業管理企業。
2014年,全國物業管理面積約為164.5億平方米,較2012年底的145.3億平方米增長了約13.5%,行業物業管理規模持續擴大。同時,物業服務企業數量和行業從業人員也快速增長。截止2014年底,全國物業服務企業約10.5萬家,從業人員約711.2萬人,分別比2012年底的數量增長了約48%和16.2%。
2015年,全國物業管理面積為174.5億平米(物業管理面積根據物業管理協會數據以及歷年竣工面積計算),而根據2000年以來的已竣工項目面積分布來計算,住宅面積占比達到77%,辦公項目占比為2.64%,商業項目占比為10.39%,其他項目占比為9.27%。15年全國物業管理費用總規模約為6500億。11至15年全國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為60億平米,預計未來3年新增物業管理面積將在36億平米左右,若按照15年的物業結構和費用測算,則總市場規模將會達到7800億。
2016年,全國物業管理規模達185億平方米,百強物業管理公司占據市場的三成,管理項目集中於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區域。百強公司在二線、三四線城市的占比呈現上升趨勢,市場向百強公司集中,而百強中又向十強集中,2016年百強在管面積增速10%、十強面積增速38%。
2016年,全國物業管理企業約15.62萬家,從業人員800多萬人,國內行業產值已達到數百億元,並以每年20%以上的幅度遞增,物業管理產業經濟在我國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2017年,物業管理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均值達62783.58萬元,同比增幅達16.10%。基礎物業服務收入均值為51931.65萬元,同比增長15.32%,業績貢獻度為82.72%;多種經營收入均值為10851.93萬元,同比增長19.98%,業績貢獻度為17.28%,較2015年增加0.55個百分點。
物業管理行業雖然已經進過超過30年的發展,但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政策法規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物業管理市場規模分析,主要特徵包括行業效率地、風險高、物業定位失衡以及行業主體成熟度低。這些行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都需要新的商業模式、政府法規配套完善以及品牌企業的出現來逐步解決。
整體來看,我國物業管理行業正處在數據整合的起步階段。鑑於房地產業的蓬勃發展,物業管理是一個有著廣闊的市場和發展前景的產業。未來,物業管理的配售除了加強樓盤銷售、維護房企品牌以外,開始逐漸起到以住戶為核心、服務於住戶需求的作用。以上便是物業管理市場規模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物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物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