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國電視顯示技術實現較大突破-LED電視批量上市。今後或許更是LED電視的爆發之年,更多的企業更多的型號將在這個行業中出現。以下是LED電視發展趨勢分析。
2004年以來中國LED電視品牌全球市場份額開始崛起,目前已超過日韓地區,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視品牌區域。從公司個體來看,中國品牌龍頭距離韓系品牌龍頭LG、三星仍有廣闊的提升空間。截止2017年,三星品牌 LCD TV 全球出貨量份額達到20%,排名第二的LG品牌出貨量份額為13%。中國品牌TCL、海信、創維分別以 9%、7%、6%分列3-5位。
LED電視發展趨勢一、迎合現代消費心理
經過多年發展,平板電視各項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價格也越來越低,但這已不能滿足部分消費者的更高需求。隨著高清平板電視的普及速度逐漸加快,消費者對平板電視超薄、高畫質等方面的要求不斷增多,平板電視的能耗、環保問題也成為廣大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CMM對全國22個省消費者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購買彩電的主要關注點集中在品牌、價格、外觀造型、畫質、功能、節能、環保等方面,與CCFL背光源電視相比,LED背光源電視本身具備外觀更薄、高畫質、響應時間快、環保、壽命長等優勢,完全迎合了現代消費者的需求。超過70%的消費者選擇LED背光源電視的首要因素是「外觀時尚」,其次是「畫質好」、「節能」,30%左右的消費者認為「LED技術先進,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想一步到位」。
LED電視發展趨勢二、品牌增多、尺寸規格更豐富
2004年,索尼在業內較早推出了LED電視。此後,三星推出了70英寸商用LED背光源電視,但因為成本過高等原因,LED電視暫時停留在起步階段,並沒有很快投入批量生產。從2008年9月開始,海信、夏普先後推出LED電視,2009年5月,創維的LED電視也首度亮相。推廣、銷售LED電視的品牌由1個發展到5個,而且,品牌數量變化的時間間隔也越來越短。
LED電視上市之初,只有70英寸一種規格,從2008年10月開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LED電視由單一尺寸規格發展到目前的8個尺寸規格,並呈現出由超大螢幕向中大螢幕發展的趨勢,更貼近消費者需求。尺寸規格越來越豐富,各品牌LED電視型號數量也由2008年的7個發展到目前的17個。其中,三星在2009年一下增加了7個型號的LED電視,零售量份額隨之大幅增長。三星在2009年4月推出6000、7000兩大系列LED背光源電視,在2009年1~5月LED電視零售量前十暢銷型號中,三星占據了7個。
LED電視發展趨勢三、價格下降推動銷售
2008年,LED電視整體市場平均價格為48211元,2009年1~5月,平均價格下降到27083元,降幅43.8%。分品牌來看,海信自2008年9月開始銷售LED電視,產品平均價格已由2008年的13828元降至2009年的10309元,降幅為25.4%。三星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LED電視平均價格由256530元降至24885元,降幅達90.3%。從產品規格來看,目前,55英寸已成為LED背光源電視市場的主流規格,平均價格從2008年10月上市以來下降了38.8%,目前平均價格為30583元,價格下降成為55英寸規格產品擴大市場份額的關鍵因素。46英寸LED電視於2009年4月與消費者見面,上市時間較短,經過兩個多月的銷售,價格降幅達0.6%,目前市場平均價格為20333元。42英寸作為LED電視產品的重要產品規格,平均價格從2008年9月的16359元下降至2009年5月的9473元,降幅達42%。從2009到2015年,55英寸、46英寸和42英寸LED電視產品平均價格將分別降至8870元、7273元和4334元,下降幅度為70.8%、62%和56.4%。
2018年在人工智慧浪潮的帶動下,LED電視進入了優化升級的快車道,即進入了LED電視階段。用戶通過語音下達命令,電視接收語音識別指令後,可在任何場景實現跳轉並呈現內容,也為電視行業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未來,LED賦能的電視行業不僅僅是家庭中影音娛樂的工具,更是一個集多功能大屏於一身的互動平台。隨著技術的發展,LED電視將會成為家庭智能化的中心。
綜上所述,LED電視的大潮開始席捲整個電視圈。眾多電視機廠商如飛蛾一般跳入這未知的燭火之中。目前國內LED電視滲透率已達20%。未來消費者對電視的要求還是會繼續升級,背光源技術的更新換代則成為產品升級的主要動因,也是消費者追捧的一大因素。以上是LED電視發展趨勢分析。
更多電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