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房地產行業在以一個較高的增速增長,近10年占GDP比例一直持續上升,商品房銷售均價為8122元/平方米,同比增長3.7%,以下是商品房銷售行業數據統計分析。
自2004年經營性用地全面實行「招拍掛」制度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快速發展的黃金十五年。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增長點,房地產不僅對GDP增長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更改善了人民生活,促進了城市化進程,推動了上下游產業的共同發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7.17億平米,同比增長1.3%,增速比2017年低6.4個百分點;銷售金額15.0萬億元,同比增長12.2%,增速比2017年低1.5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行業分析指出,萬科、恆大、碧桂園的全年銷售額紛紛突破6000、5500、5000億元大關。
截止2019年1至4月,全國653個城市累計商品房銷售面積為2.98億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累計商品房銷售額為2.7萬億元,同比增長6%。商品房銷售行業數據統計指出,其中1-4月住宅累計銷售面積為2.6億平米,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累計銷售金額為2.32萬億元,同比增長8%。
在去庫存寬信貸等政策刺激下,全國商品房銷售一度進入高增速區間。但去庫存成效顯現後,地產市場槓桿率也迅速增高,故自2016年末至今政策風向轉為抑制性密集調控,信貸收緊嚴控地產泡沫,商品房銷售業績增速放緩並開始穩步回落,目前我國房地產市場進入平穩發展期,預計2019年後續業績增速將延續2018年走勢,繼續保持在0%左右區間內。
目前,我國一二線城市業績增速好於三四線,而集合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核心都市圈的東部區域則優於其他區域。2018年全年一、二、三線城市增速分別為-5.1%,0%、5%;其中比對2017年全年增速,一線城市回升24.1pct,二線持平,三線城市則小幅下降5.5pct。
一二線城市基本面下滑的主要因素來自於新推盤去化率的回落。對於一二線城市,2019年下半年以來去化率開始逐步下滑,尤其是在7月31日政治局會議表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之後,樓市觀望情緒加重。商品房銷售行業數據統計指出,重點城市新開盤去化率從年初80%左右下降至近期的60%左右,其中一線城市三季度以來平均去化率約為55%,二線城市三季度以來平均去化率約為73%,相比年初均明顯下滑。
三四線城市基本面放緩的主要因素來自於棚戶區改造及貨幣化安置率的逐步回落。一方面,從為棚戶區改造提供資金支持的PSL來看,預計2019年下半年以來新增提供資金量顯著回落。另一方面,根據2018年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表述,「因地制宜調整完善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市縣要儘快取消貨幣化安置優惠政策」,從目前房地產市場整體庫存已處於低位的實際情況來看,後續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率或將呈現下降趨勢。
目前,我國房地產市場進入平穩發展期,預計2019年後續業績增速將延續2018年走勢,繼續保持在0%左右區間內。不過在總量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一城一策」的主導調控疊加都市圈化經濟聚集效應發酵,或將加劇各能級城市間銷售業績的分化,以上便是商品房銷售行業數據統計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商品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商品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