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城鎮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人民幣3.64萬元,食品加工行業市場規模也多年來保持7%以上穩健增長,以下是食品加工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食品加工行業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有了實質性的發展,而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隨著改革開放的加快,我國經濟崛起,食品加工產業與食品機械生產產業相輔相成,食品加工產業的規模得以迅速擴大。
2018年,我國食品加工行業總收入達12.1萬億元,農產品食品加工市場在中國食品行業占據最大份額。該市場的收益由2013年的5.9萬億元增至2017年的7.4萬億元,年複合年增長率為5.8%,現從三方面分析食品加工行業發展趨勢:
食品加工行業分析指出,我國食品加工的產業集中度和技術裝備水平較低,相當一部分企業還處於小規模、作坊式、手工或半機械加工的落後狀態,食品質量安全存在一定隱患,與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食品安全要求不匹配。隨著食品安全、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行業對食品生產企業的要求將越來越高,只有擁有規模化運作能力的企業才具備必要的產品檢測能力,能夠採用現代技術裝備、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才能利用自身的產業運作能力和品牌影響力獲得發展所需的資金和政策等重要資源,才可能具有抵禦各種風險的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市場份額將會逐漸向規模以上的企業集中,行業集中度也將會進一步提高。
食品加工行業發展趨勢指出,為保障食品生產加工的安全性,應儘可能地在食品機械加工設備中提高生產加工過程的密封性性能,同時也可通過使用特殊塗層等處理方式,以確保機械設備所生產加工食品更加安全與優質。
我國部分企業存在使用劣質原料、濫用添加劑等諸多違法行為。由於本行業企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為數眾多的小作坊企業的食品衛生和質量安全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本行業的食品安全更加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國家先後制定了《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於監督食品生產經營者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題責任的通告》、《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範》、《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及規範性文件,意在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由此可見,食品安全的要求逐步趨嚴。
食品行業中各主要細分市場發展均較快。近年來肉、禽、蛋、奶製品消費量大幅增多,各類烘焙食品、速凍食品、休閒食品等快速發展。目前食品行業分為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菸草製品業四大類。其中,食品製造業是僅次於農副食品加工業的第二大龍頭產業,以上便是食品加工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食品加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食品加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