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金融報告 >> 信託 >> 2025年信託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疫情影響信託產品收益率下行 基建發力緊迫性有待提升

  2月房地產信託產品的募集規模下滑最為明顯,環比和同比數據均出現腰斬,募集規模221.8億元,同比下滑46%,環比大降58%。多地售樓處關閉,房企銷售大幅下滑,導致房地產融資受到較大影響。

  疫情影響信託產品收益率下行

  2月信集合信託發行和成立規模分別為1544億元和1094億元,環比分別大幅下滑24%和44%。從成立情況來看,2月共有54家信託公司成立1312款集合信託產品,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為1094.31億元,較上月同時點相比,環比減少43.85%。

  深受疫情影響的2月,影響集合信託產品的募集的因素主要有:一方面,新產品設立困難,復工延遲、人群隔離等措施使得現場盡調等必要環節無法進行;另一方面,產品募集因疫情而停滯,線上募集暫時還無法完全替代。

  延遲復工和交通阻塞,業務經理無法出差去現場看項目,也導致風控部門無法做盡職調查。收益率方面,由於央行流動性釋放和政府減稅降費等措施托底,2月集合信託產品收益率下行,成立的集合信託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7.95%,環比減少0.05個百分點。

  基建發力緊迫性有待提升

  儘管基礎產業信託也是2月份受影響最大的板塊之一,但卻有可能成為接下來信託公司集合信託業務的發力重點。

  作為政府托底經濟的常用手段,基建發力的緊迫性也有一定提升,考慮到傳統基建的投資-產出效率不高,同時也為了防止產能過剩再次加劇,「新基建」可能比舊基建更適合當下的環境。

  具體來說,「新基建」包括7大產業方向: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雲計算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光伏電網及特高壓、城際以及城軌交通,據媒體報導,目前全國31個省份宣布的投資總額已經超過40萬億元,「新基建」預期未來會出現一個小高潮。

  業內人士認為,「新基建」會帶動地方政府融資預期大幅增加,但考慮到短期內疫情影響,地方財政壓力比較大,基礎產業類信託短期內難以有大起色,但長期是看好的。

信託行業發展趨勢

  2019年中信信託憑藉35.93億元的淨利潤穩坐第一把交椅,同比增5.06%。剛剛過去的2019年,信託行業面臨低位運行的宏觀經濟和不斷加強的監管力度,行業受託資產規模穩步下調。以下對信託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記者日前獲得了一份58家信託公司在銀行間市場披露的未經審計的2019年財務數據。信託行業分析數據顯示,有兩家信託公司2019年淨利潤超過30億元,分別是中信信託、華能信託,華潤信託則以28.76億元的淨利潤排名第三。

信託行業發展趨勢

  信託公司主動管理意識和業務創新發展能力持續增強,業務多樣性不斷豐富,較以往更加注重挖掘信託制度的本源優勢,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救災物資和賑災資金的募集上,信託行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審慎履行受託人義務,取得了積極成效。現從三大前景來分析信託行業發展趨勢。

  一是貨幣與財政政策的相對積極,將會帶來貨幣供應量和財政支出的增加,信託業作為金融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管理資產規模上受到一定的宏觀政策支撐。

  二是企業和金融機構盤活資產、化解風險的動力不斷增強,通過信託開展資產證券化的需求更加明顯,預計資產證券化業務規模將有所增加。

  三是資本市場良好預期初步形成,證券投資信託業務存在一定發展潛力。因此,雖然去通道、控地產仍將導致規模下降,但一些支持信託規模增長的因素依然存在。

  監管不可怕,沒有轉型的思路,沒有轉型思維,沒有轉型的意識才可怕。信託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賺快錢的年代已過去了,過去不斷找高收益產品、賺價差的時代已經終結,對於各家信託公司來講,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核心競爭力是實現長久發展的必由之路。

2016年信託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前十名企業業績大洗牌

  又到了一年一度總結過去一年成績的時候了,2016年信託行業經營業績情況如何?我們具體來關注一下。

  自2014年以來,隨著整體經濟進入「新常態」帶來的信託發展困境以及信託轉型的不斷推進,信託公司開始呈現分化的趨勢。在不少信託公司盈利增長之時,也有更多的信託公司盈利不及預期。

  記者獲取了59家信託公司未經審計的2016財務數據(註:因披露原因,少數公司採用合併數據計算),加上安信信託已經公開披露的完整年報,信託行業2016年的整體經營情況已基本清晰。

  數據顯示,2016年信託行業資產規模仍然高速增長,信託業務收入略有上升而固有投資收益大幅下降,令行業業績增長顯著放緩,兩極分化愈演愈烈。

2016年信託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前十名企業業績大洗牌

  值得一提的還有數個關鍵經營指標的排名變動。問鼎行業淨利潤第一的既不是2014年冠軍中信信託,也不是2015年冠軍重慶信託;安信信託、華能貴誠信託等後起之秀在排位賽中越戰越勇;民生信託、中江信託等公司經營數據驚艷四座……

  信託企業Top10大洗牌

  近兩年行業龍頭的寶座頻頻換人,中信信託坐完重慶信託坐,重慶信託剛坐完2016年又被平安信託搶座。

  數據顯示,2016年平安信託淨賺37.97億元,力壓群雄登頂年度信託公司淨利潤榜單。緊隨其後的是重慶信託,淨利潤為36.01億元。

  中信信託與安信信託則分列榜單第三、第四,兩者淨利潤數據非常接近,分別為30.40億元及30.34億元。

  已披露數據的60家信託公司中,僅上述4家公司淨利潤在30億元以上,另有2家信託公司年淨利介於20億元~30億元之間。中融信託去年營業收入高達67.95億元,位列行業第一,而其在淨利潤榜單中排名第五,2016年淨賺27.03億元。華潤信託則位列行業第六,去年淨賺22.26億元。

  一向低調的華能貴誠信託依然穩步向前。2016年該公司淨賺17.34億元,超越華信信託、上海信託、興業信託等傳統強手躋身業內第七。

  值得注意的是,安信信託、中融信託、華潤信託及華能貴誠信託四家公司納入統計的數據均為合併數據。

  信託行業利潤逆勢增長

  信託百佬匯記者統計發現,截至2016年底,60家信託公司淨資產合計4225.66億元,同比增幅接近20%;註冊資本合計1894.46億元,同比增幅超過20%。

  2016年,由於股市低迷,固有投資收益大幅下降,60家信託公司經營收入小幅下降,合計1053.27億元;但利潤卻實現增長,其中利潤總額742.18億元,淨利潤583.42億元,均較上一年度有小幅增長。

  國投泰康信託研發部認為,2016年信託公司利潤增長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面對低迷的投資環境,信託公司發力信託業務,實現信託業務收入合計712億元,同比增長4.8%;信託業務收入的平均數約11.8億元,中位數約9億元。二是信託公司做好了成本控制,加強資產清收,資產減值大幅減少,總成本僅306億元,同比下降了25.7%。

  信託公司持續分化

  有人歡喜有人憂。延續了2015年行業分化的態勢,2016年各家信託公司的分化仍在加劇。

  以兩家上市信託公司為例。安信信託披露的年報顯示,公司2016年的營業收入為52.46億元,同比增長77.54%;淨利潤為30.34億元,同比增長76.17%。另一家上市信託公司陝國投發布的業績快報則顯示,公司2016年的營業總收入為10.13億元,同比下降11.99%;淨利潤為5.04億元,同比增長11.07%。

  根據國投泰康信託研發部統計,2016年利潤增長與下降的公司大約各占一半。其中,淨利潤增幅介於10%~20%之間的公司較為普遍;增幅在20%~50%和超過50%的公司數量則分別有8家和6家;淨利降幅在20%以內和超過20%的分別有19家和10家。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信託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預計,2017年信託公司之間的分化會更加明顯,如何把握機會、進行公司戰略和業務方向的調整,是對信託公司特別是公司管理層的艱巨考驗。

信託政策及環境

  2019年1-9月,中國信託規模合計18.53萬億元。在新的監管環境下,信託公司或將從財富管理業務、資產證券化業務以及股權投資業務等新興業務方面為抓手,促使信託行業的持續性發展。以下對信託政策及環境分析。

  2019年9月,中國信託規模合計為18.53萬億元。其中,集合資金信託規模為9.84萬億元,占比44.74%,環比上升1.17%;單一資金信託規模為8.69萬億,環比下降5.89%,占比39.50%。信託行業分析指出,集合資金信託占比穩步增長,超過單一資金信託占比。管理財產信託規模為3.47萬億元,與上季度規模基本持平,占比15.77%。信託公司主動管理業務增長明顯,傳統銀信合作通道業務持續式微,行業深化轉型效果逐步顯現。

信託政策及環境

  在當前宏觀經濟環境持續低迷、實體經濟去槓桿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資本市場不確定性增加以及資管市場同質化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信託行業作為金融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業務轉型發展仍面臨較大壓力。現從三大拐點來分析信託政策及環境。

  信託政策及環境分析,「嚴監管」是2018年信託行業迴避不掉的關鍵詞,延伸到2019年,監管將進一步加強。在降槓桿、去通道的大背景下,徹底打破剛性兌付、禁止產品嵌套、資金池管理、合格投資者門檻上升等規定必然讓信託業經歷轉型「陣痛」。

  嚴監管的另一方面,是新政帶來的處罰亦層出不窮。信託政策及環境分析,截至2019年9月末,銀保監會對信託業開出的罰單在19張左右,占2018年全年罰單的近九成。在強監管的外部環境下,信託公司頻繁收到罰單,將對信託公司業務開展帶來較大影響。

  信託政策及環境分析,伴隨強監管時代的到來以及泛資產管理行業的快速發展,2019年,信託業既面臨一個重要拐點,也處於一個新的起點。如何發揮行業優勢,順應市場變化,發掘新的業務模式,已成為整個信託業面臨的首要任務。

  在新的監管環境下,信託行業未來發展目標即服務於實體經濟,服務於現代金融體系的建設,2020年信託公司將進一步提高主動管理能力回歸信託本源業務,助力實體經濟的發展,但目前信託公司主動管理業務占比持續提升更多是被動調整業務結構的結果,真正的主動管理能力的強化仍需要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信託公司的轉型不再是簡單地推動單個創新業務的誕生,而是一個系統建設過程,尤其是在具有先天的客戶資源、雄厚的資本實力和品牌效應等優勢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之後,信託公司亟需創新經營模式,構建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信託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信託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信託精選報告、信託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信託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信託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