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汽車產業仍然是為數不多的有亮點、有空間、有未來的產業,是有大消費、大機會的產業。在經歷了短暫的爆發式回暖後,進口車市場再次顯示出熊市特徵。進口車市場2016年分析及2017年發展趨勢預測詳情如下。
日前,中國進口汽車市場資料庫對前三季度中國進口車市場的情況進行了公布。其中,繼今年8月汽車進口量出現19個月來首次正增長後,9月再次大幅下滑。今年9月單月國內汽車進口量為8.17萬輛,同比下滑20.8%。
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進口汽車高層論壇」上,國機汽車發布了《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6-2017)》。報告預計,2016年國產汽車規模超過265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8%,其中狹義乘用車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同比增速將超過14%。受去庫存和國產化的影響,進口車市場呈現供需雙降局面,預計全年市場規模110萬輛,同比下滑3%。
2016年1-10月汽車進口量為83萬輛,同比下滑6.5%。經銷商交付客戶進口車(AAK)銷量為72.7萬輛,同比下滑3.9%。較2015年全年分別下滑24.2%和20.6%,降幅減小17.7個百分點和16.7個百分點。預計全年市場銷售110萬輛,同比下滑3%。
2009-2016年10月海關進口量(單位:輛)
相較整體市場的黯淡,進口新能源汽車、平行進口成為了行業新亮點。在進口新能源汽車方面,2016年1-10月新能源汽車進口1.04萬輛,同比增長超過2.5倍。預計2016年全年進口新能源車市場規模將在1.4萬輛左右,占進口汽車總量的1.3%。雖受進口新能源汽車政策受惠有限、產品品種少等因素影響,但引入積極,相較補貼政策利好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1.9%的數字,應該說表現不俗。其中,PHEV汽車進口力度大幅增加,占進口新能源汽車總量的40%。
2016年1-10月進口新能源汽車進口量情況(單位:輛)
平行進口汽車方面,在「打破汽車銷售品牌授權單一模式,擴大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省市範圍」等一系列鼓勵政策推動下,平行進口持續增長,占進口市場份額超過一成。2016年1-10月,平行進口汽車9.54萬輛,同比增長4.8%,占比11.5%,好於進口車市場整體情況。截至2016年10月,平行進口車型達到135個,其中,2016年新增車型18個,新車型的進口速度和頻率均快於往年。隨著平行進口車型的多樣化,1-10月,SUV占比相較2015年同期小幅下降,其中7月和9月占比低於80%。預計2016年全年平行進口規模將在12萬輛左右。更多相關進口車市場分析預測信息請諮詢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進口車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2013-2016年10月中國平行進口*份額(單位:千輛)
2017年,中國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增長態勢主要取決於宏觀政策走向,預計GDP增長6.6%左右;行業政策「汽車銷售管理辦法」、「關於汽車業的反壟斷指南」等政策將對汽車市場現有格局產生影響;汽車稅收政策或將調整;第四階段燃料消耗量標準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大企業油耗達標壓力;國產汽車市場面對購置稅優惠政策是否延續的不確定性,狹義乘用車市場增速將大幅放緩,預計2017年中國汽車市場仍將恢復到個位數增長;新產品供給2017年全年將有超過40款進口新車投放中國市場,其中「量銷」新車型有限,新產品主要以市場補充為主;平行進口汽車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占比將繼續提升,控制試點企業數量,提高試點企業經營水平,建立及完善試點企業的退出機制將成為下一階段工作重點。
報告預測,面對購置稅優惠政策是否延續的不確定性,2017年進口車全年銷售109萬輛左右,與2016年基本持平或小幅下滑。
報告認為,產品供給仍將成為主要決定因素,隨著量銷低級別車型和汽車國產化進程的持續推進,進口車供給將大幅減少,市場規模逐步下降,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在90萬輛左右。未來,滿足車型消費升級和用戶個性化需求,培育進口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成為進口汽車市場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發力點。
更多進口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進口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