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產汽車規模超過265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8%,其中狹義乘用車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同比增速將超過14%。受去庫存和國產化的影響,進口車市場呈現供需雙降局面,預計全年市場規模110萬輛,同比下滑3%。
據預測,面對購置稅優惠政策是否延續的不確定性,2017年進口車全年銷售109萬輛左右,與2016年基本持平或小幅下滑。
業內人士認為,產品供給仍將成為主要決定因素,隨著量銷低級別車型和汽車國產化進程的持續推進,進口車供給將大幅減少,市場規模逐步下降,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在90萬輛左右。未來,滿足車型消費升級和用戶個性化需求,培育進口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成為進口汽車市場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發力點。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宏祥在致辭中表示,相對來說汽車產業仍然是為數不多的有亮點、有空間、有未來的產業,是有大消費、大機會的產業。
據2016-2021年進口車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了解,進口車市場經歷了一輪新的調整。具有兩個特點,一是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以及相關的政策影響,消費者傾向發生變化,對於豪華車的需求回歸理性。二是2004年以來持續推進的進口車國產化,導致供大於求、以價換量、經銷商競爭不良局面。經過這一輪的調整以後,進口汽車市場前景總體會趨向於平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根據對近期經濟形勢與政策重點的分析,可以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態勢已初步由回落轉為平穩,2017年經濟增長態勢總體平穩。去產能、去槓桿等結構性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活動將加快推進。
「十三五」的經濟發展即將取得良好開局,中國經濟正在加快從「有沒有」的時代跨入「好不好」的時代。企業發展總體面對較為平穩的宏觀經濟環境和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的考驗。必須認清大局、堅定信心,實現更高水平的新發展。
2016年,國產汽車市場超預期高速增長,預計全年市場規模超過265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8%,其中狹義乘用車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同比增速將超過14%。進口車市場在去庫存和國產化持續推進的大背景下,主要呈現供需雙降、厙存壓力猶存、價格優惠幅度大等特徵。
據國機汽車中國進口汽車資料庫數據顯示,2016年1-10月汽車進口83萬輛,同比下滑6.5%。經銷商交付客戶進口車(AAK)[AAK數據來源於中國進口汽車信息聯席會,占進口汽車品牌經銷商正常進口市場份額的95%左右。]銷量為72.7萬輛,同比下滑3.9%。較2015年全年分別下滑24.2%和20.6%,降幅減小17.7個百分點和16.7個百分點。預計全年市場銷售110萬輛,同比下滑3%。
2016年10月行業庫存3.61個月,回歸到2012-2013年水平,經銷商庫存相對減小,但行業庫存壓力猶存。成交價格優惠幅度加大,行業平均87折銷售,新產品溢價情況鮮有。
車型結構方面,2016年1-10月轎車實現增長,SUV下滑13.1%,份額首次回落至60%以下。排量結構方面,3.0L以下排量占比略有下降,1.5-2.0L份額繼續提升,連續四年為最大區間。
相較整體市場的黯淡,進口新能源汽車、平行進口成為了行業新亮點。在進口新能源汽車方面,2016年1-10月新能源汽車進口1.04萬輛,同比增長超過2.5倍。預計2016年全年進口新能源車市場規模將在1.4萬輛左右,占進口汽車總量的1.3%。雖受進口新能源汽車政策受惠有限、產品品種少等因素影響,但引入積極,相較補貼政策利好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1.9%的數字,應該說表現不俗。其中,PHEV汽車進口力度大幅增加,占進口新能源汽車總量的40%。
平行進口汽車方面,在「打破汽車銷售品牌授權單一模式,擴大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省市範圍」等一系列鼓勵政策推動下,平行進口持續增長,占進口市場份額超過一成。2016年1-10月,平行進口汽車9.54萬輛,同比增長4.8%,占比11.5%,好於進口車市場整體情況。截至2016年10月,平行進口車型達到135個,其中,2016年新增車型18個,新車型的進口速度和頻率均快於往年。隨著平行進口車型的多樣化,1-10月,SUV占比相較2015年同期小幅下降,其中7月和9月占比低於80%。 預計2016年全年平行進口規模將在12萬輛左右。
更多進口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進口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