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2012年和2013年的市場增速由高轉低後,2015年進口車市場迎來了真正的「寒冬」。11月15日,記者從中國進口車汽車高層論壇獲悉,受終端需求低迷影響,2015年前9個月,我國進口車市場供求分別下滑了超20%和超10%。業內認為,進口車市場的未來增速將創近年來新低,同時,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進口車市場將陷入去庫存的深度調整期。
供需整體下滑
11月15日,中國進口汽車高層論壇發布的數據顯示,1-9月國內累計進口汽車80.1萬輛,較2014年同期下降23.9%,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各月進口量均低於2014年同期。其中,此前銷售火爆的SUV進口量也出現大幅下降,1-9月累計進口50萬輛,較2014年同期下降23.7%。
與此同時,進口車需求同比呈現大幅下滑。數據顯示,1-9月經銷商交付客戶進口車銷量為67.6萬輛,同比下滑22.4%,加上平行進口車的銷量,1-9月進口車市場銷售上牌87.4萬輛,較2014年同期下降10.8%。
對此,國機汽車市場營銷部高級經理王存表示,需求方面,由於國內宏觀經濟下行,導致2015年國內汽車市場整體低迷,從而使進口車終端銷售遇阻,庫存居高不下。
面臨真正「寒冬」
據了解,近年來進口車市場一直被高庫存所困擾,特別是在2012年、2013年。但在王存看來,2015年進口車市場供需下滑與2012年、2013年完全不同。
「2015年從年初開始便呈現出整體下滑的趨勢,而2012年、2013年只有部分月份供需出現下滑且不是同時下滑。另外,2012年SUV市場的進口量還保持上升態勢,但是2015年1-9月SUV累計進口量也出現明顯的下滑趨勢。」王存說。
汽車專家賈新光也認為,2012年、2013年進口車市場增速減緩,出現高庫存的原因是國內進口車銷量太好,部分經銷商出現了過量進貨的情況,從而導致庫存偏高。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20年中國汽車銷售行業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資料顯示,2012年、2013年期間,國內汽車市場發展迅猛,國外汽車公司按照慣性制定高銷售目標,市場供給出現結構性過剩,從而形成了2012年和2013年進口車市場庫存高的局面。
業內普遍認為,2015年的進口車市場面臨真正的「寒冬」。「由於進口車市場相較於國產車銷售周期長,導致調整時間也變長。雖然國內車市受政府小排量車購置稅減半的影響,在9、10月出現回暖趨勢,但並沒有真正刺激進口車市場,目前來看,進口車市場的調整會持續到2016年後。」上述業內人士說。
保持供求合理是關鍵
此前,在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2015年半年信息會上,王存表示,2015年對於庫存的調整將貫穿全年。11月15日,王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調整了此前的說法,他認為,從目前狀況來看,去庫存將持續到2016年一季度。
這意味著,2015年進口車市場的增速可能創近年來新低。資料顯示,2102年、2013年國內進口車市場的增速分別為8.8%、7.3%。
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要解決目前進口車市場高庫存、終端銷售低迷,企業應實施銷售渠道下沉策略,積極拓展非4S店形式的輕資產類銷售模式。「隨著『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影響擴大,進口車企加快布局汽車電商也不失為一條新出路。」上述業內人士說。
王存則認為,在國家宏觀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後,國外車企、進口車經銷商應理性對待汽車市場。「保持一個供需相對平衡的狀態,才能保證進口車市場健康發展,特別是2015年下半年,因為庫存實在太高,導致目前調整難度特別大,從而影響了2015年整個平行進口車市場的增速。」王存說。
更多進口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進口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