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咖啡消費市場規模大約為12萬億人民幣,美國年消費約為3萬億人民幣,中國市場規模在1000億人民幣左右,日本人均每天消費約50元,韓國市場規模在840億元,以下是咖啡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咖啡與茶、可可被並稱為世界三大飲料,其中咖啡已有數百年的飲用歷史。咖啡行業分析指出,咖啡主要由咖啡豆製成,由於咖啡豆含有豐富的咖啡因等生物鹼、綠原酸、粗多糖、有機酸、咖啡油脂等成分,具有獨特的醇香口味和提神的作用,咖啡已成為風靡全球的日常飲品。
我國自古以來以茶為主,咖啡文化形成較晚,咖啡市場由單一速溶咖啡市場到現磨、即飲等多元化消費市場,共經歷了四個階段。新零售商的加入促進了咖啡消費市場的快速增長,2019年,我國咖啡消費市場規模為569億元,同比增長31.1%,其中,現磨咖啡消費市場規模達到390億元,占比為68.5%,現從三方面分析咖啡行業發展趨勢:
1989年,雀巢咖啡在中國推出「1+2」速溶咖啡,迅速占領國內速溶咖啡市場;1999年,星巴克在國內開設第一家門店,將精品咖啡帶入中國市場;2005年,雀巢咖啡聯手可口可樂,進軍即飲咖啡市場,將即飲咖啡與冷飲文化融合,賦予咖啡新的時尚概念;2010年,喜多士開始售賣現磨咖啡,價格對比精品咖啡更加低廉,極大擴大了受眾群體;2014年新零售咖啡代表連咖啡成立,2017年瑞幸咖啡成立,咖啡營銷渠道向線上拓展,咖啡文化快速普及,同時茶飲品牌喜茶、奈雪の茶等推出的咖啡產品多與原有的特色茶飲相結合,滿足了多樣化消費人群。
從我國咖啡行業目前的競爭格局來看,速溶咖啡霸占中國咖啡市場。據咖啡行業發展趨勢數據顯示,速溶咖啡市場占比高達71.8%;其次為現磨咖啡,市場占比為18.1%,其後為即飲咖啡,市場占比為10.1%。在速溶咖啡領域,外資品牌的國產產品在中低端細分市場上處於壟斷地位,雀巢、麥斯威爾等咖啡巨頭市場份額超過80%。在現磨咖啡領域,外資品牌的進口產品仍然主宰這高端細分市場。在咖啡連鎖領域,以上島咖啡為代表的本土咖啡企業憑藉其先入優勢和渠道優勢在占據了可觀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國際咖啡巨頭也紛紛湧入中國市場。2019年2月26日,被稱為加拿大國民咖啡品牌的TimHortons全球第4850家店,即中國首店將落戶上海。2018年7月底,日本國民咖啡品牌Doutor也剛在上海開出中國首店。除了這些國民咖啡的搶灘,國內咖啡市場上原來的行業競爭者全家、麥當勞等餐飲便利店也紛紛加大自己的咖啡產品投入,湃客咖啡、麥咖啡加大了市場傳播聲量並開打價格戰。
目前,我國咖啡市場正在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據瑞幸咖啡招股書顯示,2019年我國人均咖啡消費量6.2杯,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人均咖啡消費量僅為美國的1.6%。2019年我國咖啡行業市場規模為569億元。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咖啡文化認知程度的增長,加之巨大的人口紅利,都可能刺激國內咖啡消費。預計2023年我國人均咖啡消費量為10.8杯,咖啡市場規模為1806億元,以上便是咖啡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有內容了。
更多咖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咖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