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消費觀念的改變,2019年全國液態奶產量2505.59萬噸,20強自建牧場奶牛存欄比重占全國的 24%,伊利、蒙牛液奶收入規模在500億元以上,以下是液態奶市場發展前景分析。
中國的進口奶源在14%以上,國際奶價將傳導至國內,進而影響國內奶價價格。國際原奶在15年去產能的影響下收縮供給,主要七個乳製品出口國原奶產量增速下降,紐西蘭、澳大利亞等甚至出現負增長,液態奶行業分析預計中短期國際市場奶價將觸底反彈。
2019年全國液態奶產量2505.59萬噸,同比下降6.91%。干乳製品產量181.52萬噸,同比下降25.42%。液態奶市場發展前景認為,2019年乳品消費需求有一定下降,尤其是干乳製品需求出現明顯下降。在宏觀經濟整體平穩及消費者信心穩定提升的情況下,預計2019年乳製品消費需求將保持總體平穩的勢頭。
從區域層級看,一線城市已經接近日韓人均消費量水平,需求趨於飽和,增長相對緩慢,銷售額約占全行業14%,二線城市人均量也處於較好水平,三四線城市及農村人均量仍明顯偏低,三者均保持較好增速,其中三線城市(地級市)增長最為強勁,或說明消費升級帶來的需求增長在地級市消費者群體中體現最為明顯,縣級城市或仍待人均收入繼續提升來推動需求進一步釋放。
從消費來看,2017年全國36個大中城市居民奶製品人均消費253.57元,同比增長7.71%,乳品消費量人均23.37千克,鮮乳品(巴氏殺菌乳和超高溫滅菌乳)和酸奶產銷兩旺,干乳製品進口勢頭不減。2019年,我國人均奶類占有量28.22千克,比2018年增加了1.27千克。
目前,我國的大乳企仍然以液態奶等產品為主要收入來源,蒙牛、伊利等品牌更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液態奶市場發展前景指出,隨著液態奶市場的不斷擴大,產品升級已經成為液態奶的主要話題。有機奶與巴氏奶是目前液態奶升級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以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於液態奶的認知逐漸完善,巴氏奶與有機奶的優勢正在凸顯,銷售情況也在逐漸提升。
未來,乳製品消費的空間更多來自於農村消費能力的提升。隨著城鎮化率和農村人均收入的提升,農村居民對膳食結構進行調整,在增加乳品類健康營養類食品的消費的同時,減少了糧油的消費量。通過大型乳企渠道下沉和消費引導,農村居民乳品的消費逐漸由含乳飲料、乳酸飲料向純牛奶和酸奶轉變,以上便是液態奶市場發展前景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液態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液態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