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農業產業政策大力扶持、種植技術和病蟲防控手段不斷加強的前提下,我國紅棗產量整體上呈現逐年增長趨勢。2018年我國紅棗產量達到735.76萬噸。下面進行紅棗行業產量統計數據分析。
紅棗行業分析表示,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紅棗表現消費量達到734.65萬噸。從集中度情況來看,我國的紅棗市場需求主要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其次為華北地區。由於我國紅棗的深加工產品種類較少,產品的推廣範圍較小,所以深加工產品的需求主要分布在深加工產地以及江浙滬等經濟較發達的區域。
從國內外市場來看,我國的紅棗產業主要集中在國內發展,對於國外市場的拓展較小,近年來全球華人地區對於國內農副產品的需求以及增加,尤其是網際網路電商的出現,使得國外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因此作為紅棗產業企業,在經營好傳統的國內主要市場外,更應關注競爭較小的國外市場。
我國是紅棗原產國和主產國,產量占全球的 98%。近 40 年來,我國紅棗產量持續增長,已經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果品大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但自2012 年以來,紅棗逐漸供大於需,棗價持續低迷,種植收益縮水,行業面臨轉型升級。隨著2019年4月30日紅棗期貨上市,紅棗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目前我國棗產品生產企業多達數千家,手工作坊類型的小企業更是數不勝數,整個行業集中度較低,市場上占據主要份額的企業有好想你、山東鼎力、滄州恩際、山西天驕、山東裕華等。
從供給上看,我國棗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99%;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五大傳統產棗大省占據全國超一半的紅棗產量,新疆已經成為我國最優最大的紅棗栽培中心,產量占比高達38.5%。以上便是紅棗行業統計數據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紅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紅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