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仿製藥市場,未通過藥品一致性評價的藥品,正在加速被逐出市場。 國內仿製藥行業遊戲規則的重構已成定局,幾千家藥企的大洗牌開始了。
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將是政策支持的重點。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信息,《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已於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並建立了動態調整機制,與一致性評價實現聯動。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優先納入目錄,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將逐步被調出目錄。對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品種,不再統一設置評價時限要求。
此外,國家藥監局還指出,強化服務指導,全力推進一致性評價工作。其中提及建立綠色通道,對一致性評價申請隨到隨審,加快審評進度。企業在研究過程中遇到重大技術問題的,可以按照《藥物研發與技術審評溝通交流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與藥品審評機構進行溝通交流。進一步加強對重點品種、重點企業的指導,組織現場調研和溝通,幫助企業解決難點問題。
除了加速推進一致性評價外,對於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多地也給出了支持。例如,將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直接掛網採購等。
此外,一些地方也將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拉入暫停採購名單。除了黑龍江之外,據記者統計,1月3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關於暫停部分未通過一致性評價藥品網上交易資格的通知》;2018年12月19日,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2018年江蘇省關於暫停採購部分未通過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藥品的通知》。此外,已有遼寧、湖南、江西、浙江等多個省份發文,要求未過評產品暫停掛網。
對於方案的落地,有投資者擔心,對仿製藥企業而言,會持續帶來集采降價的壓力。但業內人士大多認為,未來優勝劣汰,行業集中度趨於提升,反而提升了仿製藥乃至藥行業吸引力。
對於仿製藥企業而言,在醫保控費約束和產品競爭的雙層壓力下,仿製藥企業需要加強品種梯隊建設,靠單一品種維持企業發展存在較高的風險,同時加強成本管控,提升對上游原料藥的掌控力。未來具備豐富產品梯隊和原料藥-製劑一體化生產能力的企業有望從仿製藥市場中脫穎而出。從長遠來看,仿製藥企業仍然要加大研發投入,向高端仿製藥或醫保控費約束較弱的領域發展,同時向創新藥發起衝擊。
天風證券也認為,帶量採購擠壓藥價水分,減少流通中尋租、交易成本、占款等費用,原則上不影響企業的製造成本和合理利潤。隨著醫藥板塊的持續調整,當前醫藥零售板塊的配置性價比逐步顯現。
華安證券還強調,帶量採購將重塑行業競爭格局。對於那些已經通過一致性評價但市場份額較低的企業,有望通過帶量採購搶占更多份額。利好包括中藥、器械、服務在內的優質龍頭企業。
更多仿製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仿製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