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實體零售業敗走麥城寒意濃 百貨業轉型改革迫在眉睫

實體零售業敗走麥城寒意濃 百貨業轉型改革迫在眉睫

2016-01-01 14:32:2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網上購物愈發依賴,加之經濟發展放緩,讓傳統零售業雪上加霜。各大零售企業的營業額和利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實體商業發展遭遇「寒冬」,百貨行業更是關店潮不斷。到底是什麼原因,才使得實體零售業敗走麥城這個局面呢?

實體零售業敗走麥城寒意濃 百貨業轉型改革迫在眉睫

  而今,一度以「買手制、自營模式」引以為傲的NOVO百貨,全面撤離重慶。NOVO百貨在內地市場的失利,讓多家正欲試水買手制謀轉型的傳統百貨「感到一絲寒意」。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百貨零售業資深人士對記者直言,由於沒有自己的物業,在商場租金每年上漲的背景下,對於開在購物中心內的NOVO而言,其對於租金的承受能力極其有限。

  2月26日,記者來到了位於重慶大坪的百盛店,該店店內外均未張貼任何與關店歇業有關的通知,但是商場內所有的樓層都在打折促銷,部分品牌專櫃已經空置。

  「這個商場要關門了,打折打得很厲害,你看我這件原價1000多元的衣服,打折後才200多元,很划算的!」一位手裡提了幾個購物袋的女士向剛到的同伴展示「戰利品」。

  該店內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所有的店都在做促銷活動,下個月31日關門。」

  《工人日報》記者調查還發現,不少曾經的零售業「巨頭」紛紛面臨業績下滑、經營難以維繫、不得不關閉部分門店的尷尬局面。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已公布三季報或三季報預告的26家百貨零售上市公司中,有15家當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占比近六成。據聯商網統計,2015年上半年營收的101家零售百貨企業中,有42家零售企業的業績出現負增長,將近二分之一。

  實體零售業敗走麥城寒意濃

  「實體店太貴了,我們每次都是在店裡去試大小和款式後,拍下商品的照片或者記下商品的貨號,再去網上找。」在百盛大坪店試鞋子的張小姐說,「現在網上的東西和實體店的幾乎沒什麼差別,但是便宜太多了。」

  《工人日報》記者了解到,類似張小姐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其中,以20多歲的年輕人為主。長期從事銷售工作的重慶市民李靜表示,現在隨著電商的發展,大部分年輕人都只是在實體店試一下,如果沒有打折促銷的活動,現場購買的人並不多。

  「業績下滑致入不敷出,接連虧損,是導致實體零售業接連關張的直接原因。」重慶社科院研究員劉先表示,重慶這幾年有不少零售商業門店租金到期,但大量門店本就處於虧損狀態,繼續續租幾乎不可能,所以關店止損成為他們相對明智的選擇。

  對於實體零售難做的原因,F600創業網資深顧問陳大偉表示:從宏觀環境方面說,國內消費水平出現環比下降,終端消費需求疲軟,經濟步入改革深水區,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從行業縱向方面來看,傳統零售業受到電商的衝擊非常大,特別是現在大中型零售店很難再用傳統的營銷手段來獲取消費人群;從成本上面看,國內CPI持續走高,人們生活成本變高,導致企業人力成本、租金等固定剛性費用持續增長。

  還有零售業從業人員向記者算了一筆帳,開設一家1萬平方米左右的賣場需要數千萬元的成本,加上人工和租金的逐年上漲,賣場的日營業額需達到30多萬元才可保本。「這在商品同質化嚴重的現今,本就難以實現,加上電商的衝擊,對一些沒什麼特色的零售門店更是雪上加霜,關店也成為了必然。」

  轉型改革迫在眉睫

  「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全渠道的零售,電子商務有它的優勢,也有它的劣勢,傳統零售有它的優勢也有它的劣勢,全渠道的組合零售一定是未來的趨勢,全渠道的零售融合,特別是在中國一定會發生。」原1號店CTO韓軍認為,在多渠道當中,實體零售業和電子商務相互結合,取長補短。面對新的商業發展趨勢,百盛方面表示,百盛將採取啟動零售業態和網絡優化,增加產品和服務種類以及加強跨平台客戶互動的方式破解目前面臨的窘境。

  NOVO集團內部人員向記者表示,電商是趨勢,但絕對不會取代實體門店,電商的優勢在於打價格戰,但是實體門店的體驗性優勢是電商沒辦法取代的。對於NOVO百貨來講,電商不會作為一個主體,只是一個服務於實體店的平台。

  「時至今日,仍有不少的傳統百貨老闆們奇怪:曾經輝煌的日子咋這麼快就一去不返?他們還在把原因歸結於經濟大環境不好、電商衝擊等外界因素。」重慶市零售商協會秘書長李運楊坦言,最核心的原因是百貨企業自己做得不夠好,沒有快速地滿足用戶需求,更沒有快節奏地跟上市場的變化。

  「聯姻電商、推O2O模式、提高自營比例……如今,越來越多的百貨企業也意識到轉型變革的迫切。正當不少百貨企業從多方面入手開始『自救』旅程時,卻猛然發現不知從何下手。」李運楊說,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未來,經營模式簡單、同質化嚴重、消費體驗差的百貨店的日子將越來越難過。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國雄認為,零售業發展既要注重網際網路的運用,同時也應將傳統購物中心等方式合理運用。全國商業、零售業發展應該樹立起危機觀念。

  「電子商務既存在著『網際網路+』,也存在著『+網際網路』的問題,超市可以+網際網路、百貨可以+網際網路。」黃國雄說,網際網路是一個手段、是一個技術的創新,但是它不能代替實體經濟的作用。個體戶、百貨超市和購物中心的存在需要重視。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零售業發展既要強調「網際網路+」、平台搭建、服務素質、發展實體等,同時也要注重多元一體、走向國際化。

更多百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百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